第41章 御膳房的熵增定律(2 / 3)
只是,臣年轻资浅,恐难以服众,恳请皇上赐予临机专断之权,并允许臣按自己的方法行事。”
“准了。”
康熙大手一挥,“朕给你三个月时间。
御膳房一应人等,皆归你节制。
若有阳奉阴违、懈怠阻挠者,你可先行处置,再行禀报!
朕只要结果。”
“臣,领旨谢恩!”
韦小葆心中一定。
有了尚方宝剑,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
次日,韦小葆便走马上任,正式兼任“御膳房总管事”
。
他没有大张旗鼓,也没有立刻召集所有人训话,而是换上了一身普通的棉袍,带着两名识字的、被他临时征调来当“实习助理”
的年轻侍卫,如同一个寻常的观摩者,悄无声息地踏入了位于紫禁城东北角、终日烟火缭绕、人声鼎沸的御膳房区域。
甫一进入,一股混杂着各种食物气味、油烟、以及一丝隐约馊味的复杂气息便扑面而来。
眼前是一片巨大的、由多个院落和棚屋连接而成的区域,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挑水的杂役喊着号子小跑而过,险些撞上捧着高高蒸笼的厨役;洗菜的宫女在井边围成一片,说笑声、泼水声不绝于耳;库房门口,几个管事模样的太监正对着账本争吵着什么;而在主要的灶间区域,数十口大小灶台同时开火,厨师们挥汗如雨,吆喝声、锅铲碰撞声、油锅滋啦声交织成一曲混乱的交响乐。
韦小葆静静地站在一个不引人注目的角落,目光如同最精准的扫描仪,迅捕捉着这一切。
初步观察记录(视觉听觉数据采集):
物流动线:人员、物料流动路径交叉严重,存在大量无效折返与拥堵点。
例如,清洗后的蔬菜需穿过忙碌的切配区才能送到灶台。
工序衔接:各环节(洗、切、配、烹、传)缺乏有效协调,存在明显等待时间。
部分灶台闲置,部分灶台排长队。
物料管理:蔬菜、肉类随意堆放,未见明显分区与标识。
有疑似不新鲜食材混入。
人员状态:忙闲不均现象突出。
部分人员无所事事,聚众闲聊;关键岗位(如掌勺厨师)则疲于奔命,情绪焦躁。
信息传递:依赖口头传达与个人经验,无标准化流程。
经常听到“王师傅说要xx”
、“李公公吩咐做yy”
等模糊指令。
“典型的低效率、高能耗、强耦合、弱管理的复杂系统。”
韦小葆在心中默默下了第一个判断。
这里的混乱,并非源于个别人的懒惰或恶意,而是整个系统缺乏科学的设计与管理。
他走到库房附近,听到那几个太监还在争吵。
“上个月光粳米就支了五十石!
你怎么记的账?”
“胡说!
宴请多了一次,自然用得多!”
“宴请多少人有定例!
定例!
你懂不懂?!”
韦小葆没有介入,只是示意身后的“实习助理”
将他们的争吵要点记录下来。
这是宝贵的一手数据,关于预算与实际消耗的脱节问题。
他又来到灶间,看到一位老师傅正对着一个帮厨火:“火候!
火候跟你说了多少次了!
这海参再过火就老了!
废物!”
那帮厨唯唯诺诺,一脸委屈。
韦小葆注意到,灶台旁并没有明确的、关于不同菜品火候与时间的指导说明,全凭师傅的个人经验和感觉传承。
这种依赖于“老师傅”
的模式,稳定性差,且难以规模化复制。
转悠了大半天,韦小葆心中已然有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