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御膳房的熵增定律(1 / 3)
西山玉泉湖畔与疑似天地会人物的会面,被韦小葆以一番关于“效率与民生”
的务实论述暂时搁置。
他并未明确拒绝,也未轻易承诺,只言道“待观其行,非听其言”
,留下一个开放式的结局,让那位未曾露面的说客(他推测很可能是陈近南麾下的重要人物)带着满腹的思虑离去。
韦小葆则带着收集到的“江湖组织行为模式初探”
数据,安然返回了京城。
他深知,与这些秉持着传统道义与激烈手段的江湖组织打交道,远比在朝堂上应对那些老学究要复杂和危险得多。
在没有建立足够的自保能力和理清自身道路之前,保持距离、持续观察是最优策略。
回到紫禁城,他继续履行御前侍卫副总管的职责,同时暗中推进他的“紫禁城安防优化项目”
。
新巡逻路线在试点区域运行良好,多隆等人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到如今已是对这位年轻上司的“奇思妙想”
佩服了不少,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然而,康熙皇帝似乎觉得对他的“磨炼”
还远远不够。
这一日,康熙在乾清宫西暖阁单独召见韦小葆。
暖阁内飘着淡淡的龙涎香,康熙放下手中的朱笔,看着恭敬行礼的韦小葆,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
“韦卿,你上任也有些时日了。
侍卫处的事务,朕看你也算上手了。”
康熙缓缓开口。
“全赖皇上信任,多隆大人及诸位同僚帮衬,臣方能勉强应对。”
韦小葆谨慎地回答,心中快推演着皇帝接下来的意图。
“嗯。”
康熙点了点头,话锋突然一转,“朕近日听闻,御膳房那边,颇有些不成体统。
采买耗费巨大,却仍时有短缺;人手不少,却每每在大型宴饮时捉襟见肘,延误、错漏时有生。
内务府报上来的账目,朕看着都头疼。
你可知道此事?”
韦小葆心中一动,立刻调取脑海中关于御膳房的零星信息。
那是一个典型的、依靠旧例和经验运行的庞大机构,人员冗杂,流程混乱,效率低下,几乎是所有传统大型组织的通病。
用他前世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一个熵增极其显着的封闭系统——无序度在自地不断增加。
“臣……略有耳闻。”
韦小葆如实回答,隐约猜到了皇帝的用意。
果然,康熙下一句话便印证了他的猜测:“朕思来想去,满朝文武,精通刑名钱谷者有之,善于兵事韬略者有之,但似你这般,善于以‘奇术’优化流程、提升效率者,却寥寥无几。
朕有意让你暂管御膳房一段时日,替朕整顿一番,你可愿意?”
任务分析:
目标:整顿御膳房,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效率,确保供应(尤其是大型活动时)稳定可靠。
挑战:1系统庞大复杂,涉及采购、仓储、加工、配送、人员管理等多个环节。
2利益盘根错节(采买回扣、人情关系)。
3从业人员观念保守,抵触变革。
4时间压力(皇帝显然期待看到效果)。
机遇:1验证管理学理论在具体复杂系统中的应用。
2积累项目管理与变革管理实践经验。
3成功则可进一步巩固帝心,展示“科学”
的广泛适用性。
4御膳房作为后勤部门,相对远离政治漩涡中心,是理想的试验田。
风险评估:失败可能被视为能力不足,影响声誉。
但风险可控,最坏结果无非是调离。
电光石火间,韦小葆已完成利弊权衡。
他躬身道:“臣遵旨!
定当竭尽全力,梳理御膳房事务。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