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石磨古村与转动的光阴(1 / 5)
离开竹编回廊,顺着蜿蜒的田埂向西行走四十天,队伍在一个飘着麦香的村落前停了下来。
村子里的碾坊前,立着十几盘巨大的石磨,磨盘是青灰色的花岗岩,磨齿间还沾着细碎的麦麸,石磨转动时,发出“吱呀——吱呀——”
的声响,像时光在慢慢流淌。村民们推着磨杆,将金黄的麦粒倒进磨眼,雪白的面粉顺着磨盘的缝隙簌簌落下,落在铺着麻布的竹筐里,空气中弥漫着谷物特有的清香。
当地的老农磨伯说,这是“石磨村”,村里的石磨是“光阴磨”,磨盘里藏着“岁魂”,能把四季的气息磨进粮食里——
春天磨的新麦带着青草香,秋天磨的玉米透着阳光味,据说最老的那盘“百年磨”,磨出的面粉能让久病的人有胃口,连挑食的孩童都能吃下满满一碗。
可这半年来,石磨磨出的面粉越来越粗糙,有的甚至混着石渣,连最细腻的“月子面”都变得牙碜。
村里最老的磨倌磨婆婆,正坐在百年磨旁的石凳上,手里拿着块麻布擦拭磨盘,磨齿间的麦麸结成了硬块,她用竹片费力地刮着,叹息声比石磨的吱呀声还沉。
“以前这石磨转起来像唱歌,磨出的面粉能堆成小山,筛面的箩筐都不用抖,细得能飘起来。”
老人放下竹片,指腹抚过磨盘上的凹痕,“上个月给邻村的产妇送月子面,人家说里面有沙粒,把面给退回来了,我这张老脸啊,都没处搁。”
艾琳娜走到百年磨前,伸手触摸磨盘的表面。磨盘的纹路里卡着许多细小的沙砾,像是被人故意撒进去的,她凑近磨眼闻了闻,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机油味,与村外拖拉机排出的废气相似。
“不是磨盘老了,是‘岁魂被卡住了’。”她指着村头新建的面粉厂,机器的轰鸣声震得窗纸发颤,厂房门口堆着许多装着添加剂的袋子,
“这些‘速磨粉’是用机器碾压的,磨辊上的钢齿会破坏谷物的肌理,里面的‘浮躁气’像沙子一样卡进石磨的缝隙,
岁魂靠的是石磨慢慢转动的耐心,被这股子急火气一冲,就像被绊住了脚,自然磨不出细腻的面粉,也留不住光阴的味道。”
小托姆蹲在磨盘下,看着落在地上的碎面。碎面里混着不少灰色的颗粒,他捡起一粒放在嘴里,硌得牙床生疼。
“这根本不是用心磨的!”他想起在陶土古镇见过的时光陶,“真正的光阴磨要‘三圈一歇’,
让磨盘的温度慢慢浸润麦粒,这碎面里的石渣,是有人急着赶工,没清理磨盘就硬磨出来的!”
磨伯扛着麻袋,带众人往村子中心的“储粮窖”走。
地窖里堆满了鼓鼓囊囊的粮袋,分别装着小麦、玉米、高粱,粮袋上贴着收获的日期,据说用石磨磨这些粮食时,岁魂会根据日期调出最合时宜的口感。
以前开磨前,磨倌们会来地窖选粮,说要让粮食和磨盘“说说话”,现在的储粮窖,角落里堆着许多发霉的麦粒,粮袋被老鼠咬出了破洞,连最新鲜的新麦都带着股霉味。
“是上个月来的面粉厂老板干的,”磨伯往地窖的角落啐了一口,
“他说石磨‘效率低’,逼着村民们把粮食卖给厂里,还说储粮窖‘占地方’,偷偷往里面泼了脏水,要不是磨婆婆抱着百年磨的磨杆哭,这地窖早就被拆了建仓库!”
储粮窖的深处,有眼“润麦井”,井水是山泉水渗下来的,冬暖夏凉,用来浸泡麦粒,能让粮食更易磨碎,还能保持谷物的原味。
以前磨倌们在磨面前,都会用井水淘洗麦粒,说能借井水的灵气,让面粉更有魂。
可现在的润麦井,水面漂着层泡沫,井壁上结着滑腻的污垢,井水变得浑浊,连井底的鹅卵石都看不清了。
“人心太贪,连老天爷给的粮食都敢糟践。”磨婆婆抓起一把发霉的麦粒,麦粒在她掌心碎成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