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集体遭遇的瓶颈(1 / 3)

加入书签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距离市级公开课只剩下不到二周。

阶梯教室里的“秘密基地”

,已经从最初的混乱变得井然有序。

黑板上,林天画的程序框架图日益完善;墙壁上,陈静小组绘制的巨幅历史坐标草图也已初具规模,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注释;各个小组的桌面上,堆满了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打印出来的网络资料和写满了涂改痕迹的草稿。

经过了初期的磨合与跨组协作,四个小组都进入了高的创作轨道。

然而,当他们将各自的“半成品”

拼凑在一起,试图进行第一次完整流程的预演时,一个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集体性的“瓶颈”

悄然浮现。

问题,出在“连接”

上。

这天下午,杨明宇组织了一场非正式的串讲会,要求每个组长用五分钟时间,阐述自己小组目前的成果和最终的呈现设想。

林天第一个上台,他自信满满地打开笔记本,展示了他那个“诗人灵魂共鸣器”

的deo。

界面虽然简陋,但功能已经实现,当他输入“失意”

、“饮酒”

两个关键词后,程序精准地匹配出了李白,并推送了《将进酒》。

“我们的数据分析也完成了初步报告,盛唐诗歌中‘自信’类词汇的出现频率,是晚唐的三点七倍……”

他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眼中闪烁着技术宅特有的光芒。

接着是张伟,他带着两个组员,像模像样地进行了一小段“剧本”

的排演。

他时而引吭高歌“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虽然这是汉代的口号,但他觉得气势足),时而又用低沉的声音念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一旁的孙鹏还用嘴巴模仿着“呼呼”

的风声,场面虽然略显滑稽,但那股热血与悲壮的气息确实扑面而来。

赵敏则沉静地阐述了她们小组的演讲思路,从“民生多艰”

到“士子担当”

,逻辑清晰,情感饱满,引用诗词信手拈来,充满了人文深度。

最后,陈静在两个组员的陪伴下,小声地介绍了她们那张越来越丰富的历史坐标图,每一个时间节点,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考据得清清楚楚。

四个小组的展示,单独来看,都堪称精彩。

每一个模块都凝聚了学生们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然而,当所有展示结束后教室里却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但又说不出来——这四个精彩的模块,就像四座漂浮在海上的、各自闪闪光的孤岛,彼此之间缺乏一条坚固的、能将它们串联起来的桥梁。

林天的数据很酷,但它和赵敏的“仁心”

有什么关系?张伟的表演很燃,但它和陈静的历史图表又该如何衔接?整堂课看下来,就像是在看四个互不相干的精彩的“电视节目”

,而不是一堂层层递进浑然一体的“语文课”

“感觉……有点散。”

班长李磊挠了挠头,第一个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王昊也皱起了眉头,他用他“产品经理”

的思维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没有一个‘主线故事’!

我们现在只有四个炫酷的‘功能’,但我们没有把这些功能打包成一个用户愿意买单的‘产品’!”

王昊的话点醒了所有人。

他们各自埋头苦干,都想把自己负责的模块做到极致,却忽略了整堂课的“整体感”

和“流畅度”

这个瓶颈不是技术上的也不是内容上的,而是结构上的。

讨论会陷入了沉默,气氛有些压抑。

学生们辛辛苦苦搭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