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一场精心策划的天命骗局(1 / 4)
金匮图:一场精心策划的天命骗局
公元8年冬,长安城郊梓潼县。
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土墙上跳动,映着哀章亢奋得发红的脸。他小心翼翼地将最后一道伪造的朱砂印记按在帛书上——“赤帝行玺邦传予黄帝金策书”。角落里堆着吃剩的狗骨头,几只嗡嗡作响的苍蝇正绕着打转。
“王莽……王莽……”他神经质地念叨着这个名字,枯瘦的手指抚过冰冷的青铜匮壁,“你要天命,我便给你天命!我要你跪着……接我赐你的江山!”
1.泥腿子的通天梯:哀章的狗骨与铜匮
初始元年(公元8年),深冬的长安城被一层灰蒙蒙的阴霾笼罩。然而,距离都城数百里外的梓潼县一处破败漏风的土屋内,却燃烧着一股足以焚毁整个汉家江山的野心之火。
哀章,这个在县衙里连个正经差事都混不上的落魄书生,此刻正像个着了魔的工匠。破木桌上,摊着几张精心炮制的帛书——《天帝行玺金匮图》与《赤帝行玺邦传予黄帝金策书》。粗劣的颜料混合着朱砂,在帛上勾勒出谁也看不懂的“神纹仙篆”,内容却直指核心:“赤帝刘邦之神灵,感念新都侯王莽至德,特命汉室将神器(皇位)禅让于黄帝之后裔莽,此为天命!”
“哼,什么赤帝黄帝,还不都是人嘴两张皮!”哀章一边蘸着腥臭的狗血混合朱砂描画最后几笔,一边对着空屋子冷笑。他脚边,几只啃得精光的狗骨头散落在稻草堆里,散发着阵阵馊味——这是他宣称“祭祀神明”后的“圣物”,沾着“灵气”的。
他小心翼翼地将这两卷足以搅动天下的帛书,塞进一个精心擦拭过、泛着幽冷青光的青铜匮中。铜匮合上,发出“咔哒”一声轻响。哀章抱着这冰冷的铜盒,如同抱着一个滚烫的太阳。
“王巨君(王莽字巨君)啊王巨君,”他对着铜匮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病态的狂热,“你不是最爱这些符命祥瑞吗?你不是做梦都想让天下人相信你是天命所归吗?好!我给你!我给你一份天大祥瑞!我要你跪着……跪着从我哀章造的‘天命’手里……接过这江山!”
他想到王莽如今权势熏天,想到那些阿谀奉承之徒献上各种“白石丹书”、“铜符帛图”都得了封赏,想到自己若献上这“金匮”,一步登天……巨大的诱惑让他手脚都兴奋得微微发抖。
“富贵险中求!”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油灯的火苗剧烈摇晃,“成败在此一举!老子赌了!”
几天后,一个风尘仆仆、穿着半旧儒衫却竭力挺直腰杆的身影,怀里死死抱着一个沉重的青铜匣子,出现在了长安城高耸的城门下。哀章深吸一口气,混杂着帝都的喧嚣与灰尘的空气吸入肺腑,他浑浊的眼睛里爆发出孤注一掷的光芒。目标——未央宫西侧,那座象征大汉王朝至高信仰的高庙!他知道,只有把这“神物”放在祖宗神灵的注视下,这场戏才足够逼真,足够震撼!
警示: 野心家精心炮制的谎言,往往披着最神圣华丽的外衣。然而,谎言的基石纵然镶金嵌玉,终究抵不过时间的风化。
2.未央宫暗涌:功臣们的“劝进”大戏
几乎与哀章抱着铜匮潜入长安的同时,未央宫前殿的朝会上,正上演着一场心照不宣的“劝进”大戏。
高踞御座之上的是年仅五岁的孺子婴,童稚的小脸上满是懵懂与不安。他穿着过分宽大的龙袍,像个小木偶。真正的权力核心,安汉公、宰衡、假皇帝(代理皇帝)王莽,身着近乎帝王规格的玄色朝服,端坐于皇帝御座左下首的专属席位上,神情肃穆,目光扫视着丹陛之下黑压压的群臣。
“陛下!安汉公!”御史大夫张邯率先出列,声音洪亮,回荡在空旷的大殿里,“天垂象,见吉凶!近日长安上空赤光耀日,紫气东来,此乃前所未有之祥瑞!更有前番武功县令奏报,县内孟通掘井得白石,上有丹书‘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此皆天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