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六子临行前的准备精细的伪装(2 / 3)

加入书签

那吴侬软语虽然腔调有些怪,但韵味十足,听得人骨头都酥了半边。

“不错。”

小六子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也收拾一下,跟我走。”

最后,他挑了一个叫赵铁牛的壮汉。

这人是老实巴交的农户出身,力气大得能倒拽一头牛,性子却憨厚得像块石头,除了听命令,脑子里装不下别的事。

这样的人,扮作护院家丁,最是稳妥。

一个账房,一个说客,一个保镖。

一个三人小队,就这么定了下来。

人选好了,接下来是身份。

小六子揣着那两千两银票,没去钱庄,而是去了京城最大的绸缎庄。

他没穿那身飞鱼服,而是换了一身半旧不新的青布短衫,活像个出来采买的管事。

他没急着买东西,而是在店里转悠,听那些南来北往的客商如何与掌柜的讨价还价。

有的精明算计,一文钱都要掰成两半花;有的故作豪爽,先摆谱后杀价;还有的满口行话,从桑蚕聊到织造,显得自己是行家里手。

小六子听了一个上午,心里渐渐有了谱。

他决定,他们的身份,是来自山东的粮商。

一来,山东离京城不远,口音不至于差得太离谱,王大嘴稍加润色就能蒙混过关。

二来,山东人实在,闯荡江湖讲究个义气,符合赵铁牛的气质。

三来,粮商南下贩米,天经地义,谁也挑不出错来。

他给自己定下的新名字,叫“陆谦”

小六子,倒过来,再换个字。

既是提醒自己不能忘了本,也带了点自嘲的意味。

下午,他带着周平三人,去了东城的成衣铺。

“掌柜的,给我们哥几个,一人来两身最结实的行头,要那种走南闯北,耐磨耐脏的料子。”

小六子操着一口刻意变得粗豪的山东腔调,将一小锭银子拍在柜台上。

掌柜的眼睛一亮,连忙招呼他们。

很快,四身崭新的行头送了上来。

周平换上了灰布长衫,戴上瓜皮小帽,手里再拿个算盘,活脱脱一个精明的账房。

赵铁牛则是一身藏青色的短打劲装,腰间束着宽皮带,显得孔武有力。

王大嘴最是讲究,挑了件暗纹绸的直裰,像个走街串巷的体面说客。

而小六子自己,则穿上了一件靛蓝色的棉袍,腰间系着一根普通的布带,脚下是一双千层底的布鞋。

他走到店里的铜镜前。

镜子里的人,面皮被他刻意晒得有些粗糙,眼神里那股属于锦衣卫的机警与狠厉,被一种商人的谦恭与算计所取代。

他学着那些客商的样子,微微弓着背,脸上堆起三分笑,那笑容里既有对未来的期盼,也藏着对风险的提防。

“陆……陆爷,您看还合身吗?”

周平在一旁,也有些不适应地叫着他的新名号。

小六子看着镜中的陌生人,一时间有些恍惚。

他仿佛看到,那个跟在将军身后,随时准备拔刀的锦衣卫小六子,正在镜子里慢慢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即将踏上未知旅途的山东粮商陆谦。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必须彻底忘记自己是谁。

“凑合。”

他含混地应了一声,转过身,从怀里掏出四张伪造的路引,这是他托锦衣卫里专管户籍的同僚办的,天衣无缝。

“这是咱们的身份文书,都记熟了。

周平,你叫周全,是我请的账房。

王大嘴,你叫王通,是我的远房表弟,跟着我学做生意。

铁牛,你叫赵山,是我家里的护院。”

“咱们是山东济南府来的,家里开了个小粮行,叫‘四海通’。

这次来江南,是听说这边米价好,想来闯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