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小六子临行前的准备精细的伪装(1 / 3)
小六子从书房里退出来,清晨的冷风一吹,让他亢奋了一夜的脑子瞬间清醒了大半。
昨夜,他还像一头闻到血腥味的狼,浑身每一块肌肉都叫嚣着要去京城这片黑暗的猎场里大展拳脚。
可现在,怀里那张写着“柳如是”
的纸条,还有那沉甸甸的两千两银票,像两块烙铁,隔着衣料炙烤着他的胸膛。
去江南。
这两个字,在舌尖滚了一圈,品出的不再是秦淮河上的脂粉香气,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沉重与茫然。
将军说,京城的网是盾,江南的矛是攻。
可他小六子,从小在北京的胡同里摸爬滚打,后来进了锦衣卫,熟悉的是诏狱的刑具和绣春刀的锋芒。
他就像一株长在北地城墙根下的野草,生命力再顽强,也从未想过有一天会被连根拔起,移植到千里之外的江南水乡。
那里的水,是什么味道?那里的路,该怎么走?
他没有立刻回自己的住处,而是绕到了演武场。
天刚蒙蒙亮,新兵营的士兵们已经开始了早操,呼喝声整齐划一,带着一股子生猛的朝气。
小六子没有靠近,只是远远地站在一棵老槐树的阴影里,目光在那些年轻而精悍的身影中来回逡巡。
将军让他挑人,人,贵在精,不在多。
这已经不是从前跟着将军冲锋陷阵,挑几个胆大不怕死的就行。
这次去江南,是潜伏,是渗透,是当一滴悄无声息的墨。
刀子磨得再快,也得藏在鞘里,甚至要用笑脸和铜钱包裹起来。
他的目光,先落在一个正在角落里擦拭弓弩的士兵身上。
那人叫张虎,生得人高马大,是新兵里有名的神射手,五十步外能穿杨。
但小六子只看了一眼就挪开了目光。
张虎太扎眼了,那一身的煞气,走在江南的石板桥上,活像个上门讨债的,不等开口,别人就先报官了。
他又看向另一个,那人叫李猴儿,身手灵活,蹿房越脊比猫都利索,以前是个专走高门大户的贼。
这种人,打探消息是把好手。
可小六-子又摇了摇头,李猴儿的眼神太贼,三句话不离本行,让他装商人,恐怕会把算盘打到人家小姐的绣楼上去。
不行,都不行。
小六子这才真正体会到此行的艰难。
他需要的,不是单纯的武夫或蟊贼,而是能将锋芒和习性都藏起来的“寻常人”
。
他在树下站了足足一个时辰,直到晨练结束,士兵们三三两两地散去。
他才走向一个正蹲在井边,慢条斯理洗着脸的青年。
“周平。”
那青年闻声抬头,露出一张平平无奇的脸,扔进人堆里绝不会有人多看第二眼。
他看到是小六子,连忙站起身,抹了把脸上的水道:“六哥,您找我?”
“嗯。”
小六子点点头,“收拾一下,跟我走。”
周平一愣,没问去哪,也没问做什么,只是应了声“好”
,就转身回营房了。
小六子很满意。
周平,原是京郊一个破落秀才的儿子,读过几年书,会算账,后来家里遭了灾才投军。
为人沉默寡言,但心思缜密,做事从不出错。
这样的人,最适合当账房先生。
接着,他又找到了一个叫王大嘴的伙头兵。
这人没什么大本事,就是一张嘴能说会道,天南地北的奇闻异事都能给你掰扯得有鼻子有眼,而且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模仿各地方言。
“大嘴,来段苏杭那边的叫卖声听听。”
小-六子把他叫到僻静处。
王大嘴不明所以,但还是清了清嗓子,捏着嗓子唱喏起来:“栀子花哎,白兰花哎……糯米藕,桂花糖粥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