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可逆硅基改造(1 / 4)
兼爱城的量子钟指向“启明”号启航倒计时72小时时,生物实验室的培养舱正泛着柔和的银蓝色光芒。李素站在中央操作台后,指尖悬在全息屏上的“启动”按钮上方,防护服的袖口沾着点点硅麦秸秆的金色粉末——那是今早从二号穹顶农业区取来的样本,秸秆截面的螺旋纹路(第四百六十二章“硅麦共生法”)此刻正与培养舱内的蚕茧蛋白形成共振,青光流转,像极了三天前青瓷存储器修复时的景象(第四百六十五章“冰裂纹星图”)。
“蚕茧蛋白纯度99.7%,硅基适配蛋白合成率92%,解旋酶活性稳定在87%。”林夏的声音从操作台右侧传来,她正盯着量子显微镜下的分子结构,笔尖在实验报告上飞快记录,鼻梁上架着的银框眼镜滑到鼻尖,露出那双因熬夜而布满血丝却依旧明亮的眼睛,“李医生,最后一组适配实验数据出来了:50名志愿者,48人完成碳硅形态切换,皮肤硅化度最高30%(王磊的数据),记忆混乱率0%——比2.0版(第四百五十八章“蚕茧可逆编码”)的65%成功率提升了35个百分点!”
李素的指尖终于落下,按下“启动”键。培养舱内,银色的蚕茧蛋白丝线突然从底部升起,像无数条发光的银蛇,在空中编织成一张细密的网。网眼处,青绿色的硅基适配蛋白液滴缓缓坠落,与蚕茧蛋白接触的瞬间,液滴表面浮现出螺旋符号的纹路——左旋36°,右旋72°,正是《大同鼎》的标准参数(第四百六十一章“太极螺旋解译”)。
“这就是‘徐福生体改造术2.1版’的核心。”李素转身看向观察舱,那里悬浮着10个透明的生物舱,改造者志愿者正躺在里面,王磊的舱体编号是“01”。她的声音透过对讲系统传到每个舱体:“蚕茧蛋白作为底层包裹层(第四百五十八章量子蛾蚕丝,具有可逆编码特性),负责保护碳基细胞;新增的硅基适配蛋白,是我们根据青瓷存储器里的外星符号基因序列(第四百六十五章未被选者记忆片段中的‘和’字符号编码)合成的,它能像钥匙一样,打开硅基环境的‘感知通道’;而口服的‘解旋酶’,本质是改造者血液中的星尘菌抑制剂(第四百六十二章用过的改造者血液样本)与量子蛾蚕丝酶的复合制剂,它能控制适配蛋白与碳基细胞的结合与分离——简单说,就是给你们的身体装了个‘硅基开关’。”
观察舱内,王磊的银色触须轻轻贴在舱壁上,触须尖的传感器闪烁着蓝光。他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改造者特有的金属质感的微笑:“李医生,我们改造者等这一天等了三年。”三年前,首批不可逆改造者(第四百五十六章“硅晶虫灾”后的紧急改造)曾因硅基化过度失去部分碳基记忆,如今可逆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他们终于能在“碳”与“硅”之间自由选择,“只是……这‘开关’真的安全?不会像上次那样,醒来后不记得自己是谁?”
林夏立即调出记忆测试报告,全息屏上弹出48名志愿者的脑电波图谱:“王磊哥,看这里。”她指向图谱中代表记忆锚点的红色峰值,“我们在适配蛋白里加入了‘冰裂纹星图坐标’(第四百六十五章修复后的青瓷存储器星图)作为记忆锚点,就像给记忆上了把锁。硅基形态下,锚点会与《大同鼎》的能量场同步共振(8.7hz,第四百六十章符号基础频率),确保记忆链不会断裂——刚才陈墨姐还把青瓷存储器搬到了实验室,就是为了强化这个共振场。”
实验室门口突然传来陈墨的声音,她怀里抱着青瓷存储器,存储器表面的冰裂纹正与培养舱的蚕茧蛋白网形成青光共鸣:“李素姐,存储器里的‘和’字符号(第四百六十五章发现的外星符号)开始发烫了!”她快步走到操作台旁,将存储器放在全息屏边,裂纹中的螺旋符号与培养舱内的适配蛋白纹路完美重叠,“它好像……在‘指导’适配蛋白合成?”
李素的瞳孔骤然收缩。她凑近存储器,发现冰裂纹深处的符号碎片正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