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针尖上的舞蹈(1 / 3)
另一边,“祝融之心”项目超净实验室。
与“女娲之脑”项目组那边因为获得了EDA软件而爆发出冲天干劲不同,这里的气氛,在经历了最初的兴奋之后,逐渐陷入了一种更加深沉的、令人窒息的沉寂。
在姜晨提供的全新工艺指导下,核心的压电陶瓷材料——PMN-PT弛豫铁电单晶,已经成功地被制造了出来。
当第一块样品被送到检测中心,其压电系数测试结果出来时,整个项目组都沸腾了。
那高达2500p的压电系数,是传统PZT材料的五倍以上,性能甚至超越了他们从国外资料上看到的、最先进的实验室数据。
这意味着,从材料学的角度,他们已经拥有了制造出“超级眼镜”镜片的最关键“肌肉”。
然而,当他们试图将这些强大的“肌肉”,安装到“骨骼”上时,一个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却又无法回避的难题,横亘在了他们面前。
超净工作台前,项目组最优秀的特级技工,被誉为“凤凰厂第一稳定之手”的何师傅,正全神贯注地进行着操作。
他的面前,是一块只有指甲盖大小的、经过超精密加工的硅基底。基底上,已经蚀刻好了数千个微米级的镜片单元。而在他的左手边,则摆放着一排比灰尘大不了多少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PMN-PT微型驱动器。
他的任务,就是用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特制焊针,将这些微米级的驱动器,一个一个地、精确地焊接到每一个镜片单元背面的、同样是微米级的电极触点上。
整个操作,都在一台高倍率的光学显微镜下进行。
负责执行该任务的何师傅屏住了呼吸,甚至连心跳都刻意放缓。他那双曾经在零点零一毫米的精度要求下游刃有余、创造了无数个工厂记录的双手,此刻却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通过显微镜的目镜,他眼前的世界被放大了数百倍。那个小小的驱动器,在他眼中像一块砖头;那根纤细的焊针,像一根不听使唤的巨大吊臂。他能清晰地看到自己指尖最轻微的脉搏跳动,都会在焊针的末端,被放大成一场剧烈的地震。
他尝试着,用尽了毕生的经验和技巧,去控制自己的肌肉和神经。他试图将焊针的尖端,对准那个比针尖本身大不了多少的电极触点。
一次,两次,三次……
每一次,都在即将接触到的瞬间,因为一次无法控制的、极其轻微的抖动,而功亏一篑。要么是焊点偏离了位置,要么是力道稍重,直接损伤了脆弱的硅基底。
半个小时过去了,何师傅的额头上已经布满了汗珠,后背的衣服也早已被汗水浸透。而他面前的托盘里,已经堆了十几个报废的、价值不菲的镜片基底。
最终,他颓然地放下了手中的工具,摘下显微镜的目镜,疲惫地靠在椅子上。他的眼中,充满了深深的挫败感。
“不行……”他沙哑地说道,“这……这不是人能干的活儿。”
周围围观的工程师们,也都沉默了。
他们知道,何师傅在他们这帮人里已经代表了手工操作的极限。如果连他都做不到,那这个项目,就真的走进了死胡同。
他们面对的,不再是理论上的方程,也不是设备上的有无,而是一个更根本、更无法逾越的障碍——物理极限。
他们的双手,对于这个需要在针尖上跳舞的微观世界来说,实在是太庞大、太笨拙、太粗糙了。他们就像一群试图用巨大的伐木斧,去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的巨人,充满了无力感。
“祝融之心”项目,在攻克了最难的材料学壁垒之后,却被卡在了这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根本功底的“装配”环节。整个实验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实验室外,走廊的尽头。
林浩坐在轮椅上,透过巨大的玻璃窗,静静地看着实验室内那群一筹莫展的、他最得意的门生和下属。他没有进去,因为他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