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病倒的林浩所长(1 / 5)

加入书签

问询会不欢而散。

林浩几乎是被他的副手半架着离开会议室的。

他那原本挺得笔直的腰杆,此刻像是被抽掉了脊梁骨,佝偻着,每一步都走得异常沉重。

王老那句“走入了一条科学上的死胡同”,像一句最终的判决,由一位他尊敬的、无法辩驳的权威亲口宣读,彻底击碎了他这一个多月来,用疲惫和偏执构筑起来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他没有回办公室,也没有回家,而是固执地让人把他送回了“磐石计划”的专用实验室。

调查组的封条还贴在设备和资料柜上,交叉的白纸黑字,像一道道刺眼的伤疤,无声地宣告着这里的失败。

整个实验室空荡荡的,只有设备指示灯还在闪烁着微弱的光芒,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冰冷的、失败的味道。

林浩挣脱了副手的搀扶,独自一人,像个幽魂一样,在冰冷的机器之间缓缓踱步。

他伸出颤抖的手,抚过那台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主机,抚过那块巨大的、晶莹剔剔透的石英玻璃外罩。

一个月前,他就是在这里,意气风发地立下军令状,誓要在一个月内解决问题。

一个月后,他站在这里,得到的,却是一纸来自最高权威的、冰冷的“死刑判决”。

他错了吗?

从一开始就错了吗?

王老那锐利的话语,一遍遍地在他脑海中回响。

数据不会说谎……初始假设是错误的……

他不愿意承认,也不能承认。

承认王老的判断,就等于承认自己这一个多月的呕心沥血,自己带领整个团队不眠不休的奋战,都只是在一个错误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这不仅仅是对他个人专业能力的否定,更是对他作为一名科研带头人判断力的毁灭性打击。

更深层次的,是他无法面对的情感枷锁。

承认玻璃有问题,就等于承认石磊——那个年轻的、鲜活的生命,在香港冰冷的海水里用身体挡住子弹换回来的“希望”,从一开始就是一枚包裹着蜜糖的毒药,是一切灾难的根源。

这个念头,仅仅是在脑海中闪过一瞬,就让他感到一阵锥心刺骨的疼痛。

这不仅是对英雄牺牲的亵渎,更是对他自己内心信念的彻底背叛。

而且,在他的经验里,这根本就不合逻辑。

自从14所和姜晨这个年轻人开始合作以来,一切都顺利得不可思议。

从最初的“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项目开始,姜晨拿出的那套颠覆性的算法,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困扰他们多年的死锁。

原本庞大笨拙、需要先进计算机辅助才能勉强运行的系统,被奇迹般地优化,最终的成品不仅性能远超设计指标,可靠性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一次的成功,让整个14所都为之振奋。

紧接着的“J7L”航空雷达项目,更是堪称奇迹。

在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在歼-7那狭小的机头里塞进一部高性能雷达时,姜晨拿出的全新架构方案,再一次刷新了所有人的认知。

他仿佛拥有一种上帝视角,总能精准地预见到每一个技术瓶颈,并提前给出匪夷所思却又无比高效的解决方案。

整个研发过程,几乎没有走过任何弯路,顺利得让所有参与其中的老专家都感到不真实。

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已经在林浩心中,乃至整个14所的科研人员心中,悄然建立起了一个近乎迷信的“路径依赖”——只要有姜晨的参与,只要是姜晨点头确认过的东西,那就绝对不会出错。

姜晨确认过这块玻璃的检测数据,他说过“理论上完美”。

这句话,就如同圣旨一般,成为了林浩后续所有技术路线选择的基石。

他甚至在潜意识里,已经放弃了对这个最基础前提的任何一丝怀疑。

他仿佛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