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来自京城的调查组(1 / 4)

加入书签

1981年的深秋,昆明的天气依然温和,但凤凰军工厂深处,“磐石计划”专用实验室周围的空气,却已经提前进入了严冬。

山雨欲来风满楼。

这种压抑不仅来自技术上的停滞不前,而是源于一些比较敏感的东西...

上午九点整,三辆漆黑的“红旗”轿车,在厂保卫处的引导下,悄无声息地驶入了核心区域,停在了实验室外的广场上。

车队没有鸣笛,行驶得极为平稳,仿佛不愿惊动这里的任何一粒尘埃,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重量。

林浩所长带着项目组的核心成员,早已等候在广场边。

他一夜未眠,眼窝深陷,原本梳理得一丝不苟的头发也显得有些凌乱。

他紧紧抿着嘴唇,盯着那几辆缓缓停稳的轿车,眼神复杂。

车门打开,先下来的是几名穿着中山装或深色夹克、神情严肃的中年干部。

他们手里拎着统一的黑色公文包,眼神锐利,下车后便不发一言地分列两侧,举手投足间带着一种训练有素的纪律性。

当中间那辆车的后座下来一位身形高大、面容严肃的五十多岁干部时,林浩的心沉了一下。

来人是国防科工委的副主任,姓钱,钱卫国。

这是一位以严谨和铁腕著称的领导,他的出现,意味着这次审查的规格极高。

但让所有项目组成员心脏都猛地一沉的,是跟在钱卫国身后,从另一辆车上下来的那位老人。

老人穿着一身洗得有些发旧的蓝色卡其布干部服,戴着一副厚厚的黑框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透过深秋的阳光,显得格外冷静和审慎。

正是上次在评审会上,与林浩所长发生激烈争吵,并断言“问题在玻璃上”的国内光学泰斗——王老,王振学教授。

看到他,林浩身后的几个年轻工程师下意识地交换了一下眼神,那眼神里充满了惊愕和不安。

他们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上级不仅派来了行政领导,还请来了项目最大的“技术反对者”来当“法官”。

“林浩同志。”钱卫国大步走来,与林浩握了握手,语气严肃但并无苛责,“项目遇到了困难,上级很关心。为了尽快找到问题,我们成立了‘磐石计划’专项联合调查组,对项目进行全面审查。我担任组长,同时,我们特地请了王振学教授,作为调查组的技术顾问,来为我们把把脉。”

“指导谈不上。”王老在一旁平静地开口,他的目光扫过林浩和他身后那些面带忧色的团队成员,“是来解决问题的。或者说,是来确认问题到底能不能解决。”

他的话不带任何个人情绪,却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痛了在场所有人的神经。

钱卫国没有再多说客套话,而是直接转向身后的调查组成员,下达了第一道指令。

“从现在开始,‘磐石计划’所有测试工作暂停。所有原始实验数据、会议纪要、技术方案,就地封存,等待调查组查阅。任何人不得擅自转移或修改。”

他的话音刚落,身后几名调查组成员便径直走向实验室和资料室,手腕上已经戴上了印有“联合调查组”字样的红袖章。

他们熟练地拿出封条和印泥,在所有人都没反应过来之前,已经将贴着“核心机密”标签的铁皮柜,一一贴上了交叉的封条。

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拖泥带水。

整个项目组的人都呆立在原地,感觉像被人迎面打了一记闷棍。

一个年轻的工程师手里的记录本“啪”地一声掉在地上,他却浑然不觉。

所有人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一次常规的视察,也不是一次技术指导。

这是在项目陷入僵局之后,上级部门派来的“清算”团队。

“磐石计划”,可能要完了。

调查组的效率高得惊人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