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蓝天之证,首飞前夜(3 / 5)
不易察觉的激动,“但材料的性能,最终还是要靠数据说话。你们在凤凰新材的测试数据,能否在这里再演示一遍?”
“当然!”林浩立刻说道,“姜厂长,您看?”
姜晨点头:“没问题。想必松州制造厂也有相关的耐高温测试设备。”
很快,松州飞机制造厂的材料实验室被临时征用。
这里的设备虽然不如凤凰新材的先进,但基本的加热和测温设备还是齐全的。
在姜晨和林浩的指导下,松州厂的几位材料工程师也参与了测试的准备工作。
他们对林浩带来的这块“神秘”材料充满了好奇。
测试开始了。
首先,科研人员拿出一块目前歼-7战机雷达罩和机身结构中常用的航空级铝合金材料。
这块铝合金板表面经过氧化处理,呈现出银灰色。
“这是目前JL-7A雷达罩和机身结构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林浩向陈广平介绍道,“它的优点是轻便、易于加工。但缺点也很明显,导热系数大约只有200瓦每米开尔文左右,在雷达高功率工作时,散热能力不足,导致雷达内部温度迅速升高,影响电子元件的稳定性和寿命。而且,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其强度和韧性也会明显下降。”
他将铝合金板放置在加热装置上方。
加热装置启动,红色的加热丝迅速升温,热量源源不断地传递到铝合金板上。
仅仅过了不到一分钟,铝合金板的表面温度就迅速攀升,连接在材料上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出刺眼的红色读数。
“现在温度已经达到200摄氏度!”松州厂的一名工程师汇报着数据,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材料表面开始出现轻微的氧化变色。”
又过了半分钟,加热装置的功率继续提升。
“300摄氏度!材料已经明显变形,强度下降严重!”工程师的声音带着一丝惊呼。
在场的所有人都清楚,歼-7D战机搭载的JL-7A雷达,在全功率工作时,其核心部件产生的热量远超这个水平。
如果雷达罩和内部结构材料无法有效散热,雷达的性能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直接烧毁。
随后,林浩小心翼翼地将那块SHTC-1材料放置到加热装置上方。
“现在,我们来测试SHTC-1。”林浩的声音带着一丝庄重。
加热装置再次启动,同样的功率,同样的加热时间。
然而,令人震惊的一幕再次出现了。
SHTC-1材料的表面温度上升得异常缓慢,连接在材料上的温度传感器显示出的读数,始终保持在较低的蓝色和绿色区域,与刚才铝合金板的刺眼红色形成了鲜明对比。
“现在温度达到150摄氏度!”松州厂的工程师汇报着数据,语气中带着兴奋,“但是材料表面没有任何变形,也没有任何氧化迹象!”
又过了两分钟,加热装置的功率被调到最大,甚至比刚才测试铝合金时更高。
“温度达到400摄氏度!材料依然稳定!没有变形!没有氧化!”工程师的声音几乎是吼出来的,他看向SHTC-1的眼神,已经从好奇变成了震惊。
林浩拿起一块特制的测温枪,对准SHTC-1的表面。
“表面温度412摄氏度,但材料内部的核心温度,通过内置传感器显示,仅为120摄氏度!热量正在被高效地从受热面传导到材料的另一端,并迅速散发出去!”即便再次见证,林浩的内心也仍旧激动,在看了看一旁的姜晨之后,他又将视线转向了陈广平。
随后,林浩拿起一块湿布,轻轻擦拭了一下SHTC-1的表面,竟然没有发出任何滋滋声,也没有留下任何焦痕。
陈广平一直站在旁边,他亲眼目睹了整个测试过程。
他看着那块在高温下依然保持着深邃哑光黑色的SHTC-1,再看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