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凤凰“新材(1 / 5)

加入书签

“姜总工程师,这里就是我们专门为您划拨出来的,全新的龙阳军工厂实验分厂!代号‘凤凰’。”

王德贵厂长声音洪亮,带着一股子旧时代军工人的豪迈与实诚。

他身材本就高大,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坚韧,此刻眼中却闪动着难得一见的雀跃。

“瞧瞧,这半年来,从平整山地,到厂房林立,可真是加班加点干出来的啊!”陈东升参谋也在一旁附和,他虽然比姜晨年长不少,平日里不苟言笑,但此刻嘴角也噙着一丝笑意。

他对姜晨的敬意,更是纯粹而深刻。

虽然从名义上来看,作为龙阳军工厂分厂的首任厂长,姜晨的职位是与王德贵平级的——甚至因其年轻、军龄尚浅,在资历上实打实地来说,不过是个晚辈。

然而,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姜晨在过去短短一年内,为龙国军工,乃至整个国家带来的翻天覆地的贡献,哪怕是一万个王德贵或者陈东升都赶不上。

从那一系列让整个西方世界颤栗的军工技术突破——不管是反炮兵雷达的横空出世,还是“天雷防空系统”那难以置信的战绩,抑或是JL-7A航空雷达的飞跃性进展(这项技术也是林浩的14所与姜晨的龙阳军工厂分厂联合研发的成功),每一项都足以载入龙国军事科技的史册。

在军区高层眼中,姜晨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科研工作者”,而是一个能化腐朽为神奇,能够预见并引导未来军事科技发展方向的“战略级人物”。

王德贵和陈东升对姜晨的敬意,并非流于形式的上下级关系,而是源于对智者和先行者的由衷景仰。

他们是由衷地为姜晨感到高兴,也相信,凭借姜晨的能力和眼光,这个新建立的分厂,必将成为龙国军工业又一个腾飞的起点。

“小姜,你只管提要求!”王德贵拍了拍胸脯,声如洪钟,“这里缺啥,咱们就是砸锅卖铁,也想办法给你弄到啥!”

陈东升也跟着点头:“龙阳军工厂的资源,军区的支持,只要你提出合理需要,就一定给您办到。这里建成以后,不再仅仅是龙阳军工厂的附庸,而是拥有自己独立决策权和研发方向的战略基地。一切只为更好地配合你的研究和生产计划。”

姜晨笑了笑,这一刻,他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信任,更是一种沉甸甸的使命感。

他心里想的并不是如何去索取,而是如何高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将它们转化为推动龙国科技跃升的巨大力量。

“二位请里面请。”姜晨说着,率先迈步走进了那扇象征着希望与未来的大门。

现在,他才是这里的主人。

踏入这片被称为“凤凰”的新厂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座刚刚落成不久的标准厂房,它们整齐划一地矗立在平整的土地上,蓝色的瓦片屋顶在阳光下闪耀。

周围的道路虽然还未完全铺设沥青,但宽阔平坦,显然是未来大型运输车辆往来的主要通道。

“依照你的要求,厂区初期规划了五座主要厂房,以及配套的科研楼、行政楼和员工宿舍。”王德贵在一旁介绍道,他指着一号厂房,“这是初级零部件精密加工车间,我们从几个兄弟单位调拨了一些国内外较为先进的数控机床,虽然精度比起那些西方的顶尖设备还有些距离,但已经能满足绝大部分基础加工需求了。”

姜晨走进一号车间,看到里头几台崭新的龙国自产数控机床正在嗡嗡作响,少数穿着工作服的工人正在熟练地调试设备,为投入生产做最后的准备。

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金属的混合气味,带着一种工业特有的粗砺气息。

他一眼扫过去,便能评估出这些设备的性能等级——在当前龙国工业水平而言,它们无疑代表着先进技术,但在姜晨的眼中,这些机器的效率和精度,离他所熟悉的那种“星际军工”的生产力,却有着云泥之别。

“二号车间是总装与调试流水线,三号和四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