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林浩来访,歼7D难产(5 / 5)

加入书签

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歼-7作为龙国空军的骨干力量,其升级改造至关重要。

JL-7A雷达的性能飞跃,使得歼-7D拥有了质变的潜力,虽然只是一款二代机,但却在一定条件下与第三代战斗机一较高下。

然而,一个看起来简单的集成问题——如何在老旧但仍在服役的机体上,完美适配并稳定运行一款跨时代的精密设备——却成为了拦路虎。

老旧的机身结构难以承受高性能雷达带来的新增应力与震动,而其有限的电源系统也难以满足雷DA在峰值状态下的巨大功率需求。

这个问题不解决,JL-7A雷达的领先优势就无法转化为实际的战斗力,歼-7D的升级计划也将陷入停滞。

“所以……”姜晨已经明白了林浩此行的真正目的。

14所主管雷达和电子技术,松州那边是飞机制造厂,虽然有合作,但这种涉及机身结构、动力系统与集成工程的问题,通常不直接归14所负责。

林浩之所以来找他,显然是因为他曾经在多个项目中展现出的,那种跨领域解决问题的惊人能力。

他那份总能从匪夷所思的角度找到解决方案的洞察力,让他在军工系统内部赢得了一个“奇才”的称号。

林浩苦笑一声,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是的,姜总工程师。我们知道您在这方面并非专长,但这实在是我们黔驴技穷了。松州方面请求军委,点名希望您,能否抽出时间,哪怕只是去现场实地看一下,提供一些您的……您独特的思路。”

他没有再用“天才”这样的形容词,只是用了“独特”二字,却显得更加郑重。

因为在很多工程难题面前,姜晨那种超脱于传统理论框架的思维方式,才是最让人惊叹的。

他能够从看似简单的材料,组合出意想不到的结构强度;他能够以超越时代的眼光,规划出颠覆性的系统集成。

姜晨静默片刻。

松州飞机制造厂的问题,本质上也是他的问题。

“鹰眼”计划的最终目的是让歼7战斗机能拥有一款新的雷达。

如果雷达仅仅只是能在地面使用而无法在空战中使用,那和之前的地面雷达又有什么差别。

他深知航空工业的重要性,而且这其中可能也存在着一些新的技术瓶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他看着林浩焦急而期待的眼神,知道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龙国的空军力量就无法实现关键性的提升,歼-7机队的生命周期也将受到严重限制。

“把松州那边关于‘歼-7D’的最新设计图纸、改装方案、所有雷达集成测试数据,以及涉及到的结构力学和电源负载分析报告,整理一份过来给我。”姜晨没有直接答应林浩立刻前往,而是平静地说道。

林浩惊喜地瞪大了眼睛,连连点头,谈话间俨然把姜晨当成了自己的上级。

“好好好!我立刻去协调!争取今天之内,将所有资料送到您手上!”

说完,林浩来不及再多说什么,转身匆匆离开了实验室,仿佛连走路都在带风,生怕姜晨反悔。

得到姜晨的承诺,对他而言,无疑是久旱逢甘霖般的巨大希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