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雷滚滚我好怕怕(3 / 6)
理论上,它可以实现极小体积和重量的惯性传感器,为弹载控制系统提供姿态信息。”
“微机电系统?!”冯教授这次是真的惊呆了!
他虽然是航天领域的专家,也知道MEMS这种概念,那可是国际上最前沿的微型化技术研究方向,甚至很多发达国家都还处于探索阶段,上一次听到这个概念还是在前森院长那!
姜晨这小子是怎么知道的?
他难道是前森院长在外面的私生子吗?
不不不...
冯教授很快打消了这个有些危险的想法,将思维回到武器设计上。
这小子竟然将这种技术与火箭弹结合起来?!
他看着姜晨画出的那个微型传感器示意图,感觉自己的认知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姜晨没有停下,继续解释近炸引信:“近炸引信,我建议采用一种高精度激光引信或毫米波引信。这种引信通过发射激光束或毫米波信号,精确测量火箭弹与目标之间的距离。一旦距离达到预设的阈值,引信立刻触发战斗部。”
他在火箭弹弹头前方画出了几条向外散射的虚线,代表激光或毫米波信号。
“相较于传统的无线电引信或触发引信,激光/毫米波引信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能够在高速接近目标时,实现更精准的引爆时机控制。”
“激光引信……毫米波引信……”冯振国领导虽然听不太懂这些专业名词,但他能从冯教授那越来越震惊的表情中,感受到姜晨提出的这些技术,是多么的超前和令人难以置信。
他看着姜晨,眼神中充满了震撼、疑惑,以及一种无法抑制的狂热!
这个年轻人,脑子里到底装了些什么?!
他提出的这些概念,很多都是他们闻所未闻,或者只在极少数尖端学术期刊上看到过只言片语的!
而且,他竟然能够将这些看似独立的尖端技术,巧妙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具备实际应用前景的武器系统方案!
这已经不是天才了!
这简直是……妖孽!
冯远征教授更是激动得脸色涨红,他指着姜晨画出的图纸,语速极快地问道:“姜晨同志,你这些想法……这些技术概念……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特别是MEMS和红外成像传感器、激光/毫米波引信这些……它们都还处于非常前沿的研究阶段啊!”
姜晨早就预料到会有这个问题。他早就想好了说辞。
“冯教授,这些概念,是我在研究‘鹰眼’机载雷达和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时,触类旁通,从一些……国外最新的技术资料和学术论文中获得的启发。”姜晨平静地说道,他当然不能说这是系统给的,只能将其归结于“广泛涉猎”和“触类旁通”。
“我在研究雷达信号处理时,了解到了一些先进的信号处理算法,觉得可以用于红外图像识别。在研究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时,接触到了一些关于微型传感器和高响应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觉得可以应用于弹载控制系统。至于激光和毫米波引信,也是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偶然看到的一些技术设想。”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只是将这些零散的概念,结合我们国家现有的工业基础和火箭弹技术,进行了一个……大胆的整合和设想。具体能否实现,还需要组织力量进行深入的技术攻关和试验验证。”
这番解释,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竟然能够从零散的国外资料中,整合出如此超前的武器系统方案——但在两位长辈看来,似乎也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姜晨那惊人的知识广度和深度。
毕竟,他们也无法想象,一个龙国本土培养的年轻人,能够在没有任何前沿研究基础的情况下,凭空变出这些技术概念。
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原因呢?
姜晨不过22岁的大学生,他的过去随便找个熟悉他的人都能问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