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天雷滚滚我好怕怕(2 / 6)

加入书签

装了简易的弹载导引头和近炸引信。当火箭弹进入目标附近空域时,弹载导引头自动开机,搜索并锁定目标战机。然后,通过弹载的简易控制系统,对火箭弹的飞行姿态进行微小的调整,使其尽可能地向目标靠近。”

他指着目标飞机周围,画出了一个个爆炸的符号。

“由于发射数量巨大,即便单发火箭弹的命中精度不高,但当数十发、上百发火箭弹同时在目标空域引爆时,形成的密集破片和冲击波,将对敌机造成致命的威胁。”姜晨的语气变得更加有力,“敌机飞行员面对的,将不再是一两枚可以凭借经验和机动规避的导弹,而是一片避无可避的‘钢铁风暴’!”

“他们要么选择冒险穿越这片火力区域,面临被击落的巨大风险;要么被迫进行大范围的规避机动,从而打乱其攻击节奏,甚至放弃攻击任务。”

姜晨放下铅笔,看向二者:“这就是我所说的‘区域饱和拦截’。它不是传统的点防御或线防御,而是在关键空域构建一个高密度的杀伤区域,以数量弥补单发性能的不足,以突然性和密集性压制敌方的空中突防。”

冯振国领导和冯远征教授看着姜晨画出的示意图,以及他阐述的这个全新的概念,都陷入了沉思。

“以数量弥补性能……”冯振国领导喃喃自语。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指挥员,他深知“人海战术”在地面战场上的威力。虽然空战与地面战不同,但姜晨提出的这种“钢铁弹幕”的概念,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将地面部队的火力优势,延伸到了空中。

这不正好弥补了兔子火力不足恐惧症吗?

这东西好啊!

而冯远征教授则从技术的角度,更深入地思考着姜晨的设想。

“姜晨同志,你这个思路……确实非常新颖。”冯教授推了推眼镜,语气虽然带着一丝审慎,但眼中已经流露出浓厚的兴趣,“利用火箭炮的发射平台和弹体基础,这能够极大地缩短研制周期和降低成本。而且,我们国家在火箭弹的生产方面,确实具备非常雄厚的基础。”

“但是,你刚才提到的几个核心技术点,依然是绕不过去的坎。弹载导引头的小型化和抗干扰能力,简易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以及近炸引信的可靠性……这些,你有什么具体的实现方案吗?”

姜晨知道,这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再次拿起铅笔,开始在纸上绘制更详细的技术细节图。

“关于弹载导引头,”姜晨一边画一边解释,“考虑到我们目前的电子技术水平和火箭弹的口径限制,我建议优先发展红外导引头。但不是简单的点源红外,而是采用一种……更高灵敏度的红外成像传感器,配合一种特殊的信号处理算法。”

他在纸上画出了一个火箭弹弹头的剖面图,并在里面勾勒出了一个类似小型摄像头的结构。

“这种传感器,能够在复杂的地面背景和太阳光干扰下,更有效地识别和锁定敌方战机的红外信号。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帮助导引头区分目标和干扰源,提高锁定稳定性。”

“红外成像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冯教授听到这两个词汇,再次一愣。

这似乎是比他认知中更先进的概念。

他所了解的红外导引头,大多是简单的热源跟踪,容易受到干扰。

就像响尾蛇导弹一样,一旦敌机释放干扰弹,就容易丢失目标。

姜晨继续绘制控制系统的示意图:“至于弹载控制系统,我们不需要它具备像导弹那样复杂的变轨能力。只需要它能够在火箭弹飞行的最后阶段,根据导引头的指令,进行小幅度的姿态调整,修正弹道。”

他在火箭弹的尾部或中部,画出了几个小小的控制舵面或燃气喷口。

“我设想采用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惯性测量单元,配合高速响应的微型舵机或燃气舵。MEMS技术目前即便是鹰酱页可能还处于实验室阶段,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