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沪上初抵与迷雾中的船厂(1 / 4)

加入书签

绿皮火车载着一路的风尘与时代的印记,如同一个疲惫的钢铁巨兽,终于在持续了近一周的“哐当”声中,缓缓驶入了沪上火车站。

车窗外,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后世景象尚未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带着浓郁七十年代气息的站台、略显陈旧的建筑,以及熙熙攘攘、穿着中山装或的确良衣裤的人群。

空气中弥漫着煤烟、机器的轰鸣与各种方言。

姜晨提着一个简单的行李包,在警卫员小张的护送下,随着拥挤的人潮走下火车。

长时间的硬座旅行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但踏上沪上这片土地的瞬间,一种莫名的兴奋和好奇感还是涌上心头。

这毕竟是龙国最重要的工业和经济中心,也是未来引领国家腾飞的龙头之一。

“姜副总师,这边!”小张眼尖,很快就看到了站台上几个举着小牌子接站的人。他连忙护着姜晨,挤过人群,向那边走去。

“慢死了!这火车!”姜晨在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这一周的火车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个时代交通的落后。速度慢、环境差、时间长,极大地制约了人员和物资的流动效率。

“系统,查询关于提升龙国铁路运输效能的相关技术资料。”他在心中默默地与星际军工系统沟通。

【指令确认……检索中……匹配技术路径:1.既有线路电气化改造;2.重载列车技术;3.准高速铁路技术(初期);4.高速铁路技术(远期)……相关技术资料已归档,待后续权限解锁及资源投入……】

看着系统给出的选项,姜晨暗自点了点头。

他寻思着,等手头这几个军工项目告一段落,一定要想办法推动一下龙国交通体系的升级改造。无论是为了经济发展,还是为了国防需求,高效便捷的交通都是至关重要的基础。

就在他思索间,接站的人已经迎了上来。

是三位穿着朴素但整洁的干部服的中年男子,为首的一人约莫五十岁上下,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

“请问,是龙阳军工厂来的姜晨,姜副总设计师吗?”为首的男子操着一口略带沪上口音的普通话,客气地问道。

“是的,我就是姜晨。”姜晨伸出手,与对方握了握,“几位同志是?”

“哎呀,姜副总师,可把您盼来了!”男子热情地握住姜晨的手,自我介绍道,“我是沪东造船厂办公室主任,我叫李卫民。这两位是我的同事,老张和小王。”

“李主任,张同志,王同志,你们好!辛苦你们专程来接我。”姜晨客气地回应。

沪东造船厂?

姜晨心中微微一动。陈参谋和王厂长都说沪上之行有“惊喜”,难道就应在这里?

“不辛苦不辛苦!应该的!”李卫民笑呵呵地说道,同时示意旁边的小王接过小张手中的行李箱,“姜副总师一路舟车劳顿,我们已经安排好了车辆,先送您去招待所休息。”

一行人走出略显嘈杂的火车站,来到站前广场。

一辆在当时堪称“高级”的黑色“沪上牌”小轿车,正静静地停在路边。这在自行车还是主要交通工具的年代,无疑是非常显眼的。

小张将行李放入后备箱后,便被安排乘坐另一辆随行的吉普车。姜晨则和李卫民、老张一同坐进了小轿车的后排。

汽车缓缓启动,汇入了沪上特有的、混合着汽车、自行车、有轨电车和行人的车流中。

车窗外,一幢幢带着西式风格的老建筑与新建的苏式楼房交错排列,街道两旁是各种国营商店和合作社,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小巷和弄堂。

虽然没有后世的摩天大楼和霓虹闪烁,但这座城市依然散发着一种独特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气息。

“姜副总师,您是第一次来沪上吧?”李卫民主动打开了话匣子,试图缓解旅途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