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龙阳小院论雷达,雏凤清声惊鸿雁(2 / 4)

加入书签

,前后加起来,也不过是短短半年左右的时间!

这种成长速度,这种跨领域的天赋,简直匪夷所思!

林浩甚至不知道,由于保密条例的限制,姜晨在单兵云爆弹项目上的逆天表现。

否则,他此刻的震惊,恐怕会直接写在脸上,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还能保持着表面的平静。

“姜晨同志,你太谦虚了。”林浩感慨道,“你这样的年轻人,是我们国家和军队的宝贵财富啊!看到你们这一代人能够迅速成长起来,挑起军工科研的大梁,我这心里,真是又高兴,又骄傲!”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老一辈军工人对后辈的殷切期望和由衷的欣慰。

能够为龙国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培养出杰出的人才,这本身就是一件足以让他们这些“老家伙”感到自豪和满足的事情。

姜晨被林浩这番真挚的话语说得有些不好意思,他挠了挠头,笑道:“林副所长过奖了。能为国家和军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我的荣幸。”

两人寒暄了几句,话题便自然而然地转到了雷达技术上。

原本林浩只是想以一个长辈和领导的身份,和姜晨聊聊家常,关心一下他的生活和工作情况。

但没想到,随着谈话的深入,他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被姜晨那些看似随意、实则深邃的见解所吸引。

“……关于相控阵雷达的天线单元小型化和T/R组件的集成度问题,我个人觉得,如果能在材料工艺上有所突破,比如采用更高介电常数的新型陶瓷基板,或者尝试使用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或许可以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大幅度缩小天线阵面的体积和重量……”

“……在信号处理方面,目前我们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傅里叶变换进行频谱分析。但如果考虑到未来战场上日益复杂的电磁干扰环境,或许可以研究一下小波变换或者自适应滤波算法在雷达信号处理中的应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抑制杂波和干扰,提高目标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姜晨一边喝着茶,一边不时地抛出一些关于雷达技术的“不成熟的想法”。

这些想法,有些听起来天马行空,有些则直指当前雷达领域的技术难点和发展方向。

林浩越听,眉头就皱得越紧,但眼神却越来越亮!

他本身就是雷达领域的资深专家,对国内外雷达技术的发展动态了如指掌。

姜晨提出的这些观点,很多都与国际上最前沿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们14所正在攻关的一些课题还要更进一步!

一开始,林浩还能以一种前辈指点后辈的心态来倾听。

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完全被姜晨的思路带着走了!

姜晨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他心中一扇扇尘封的、关于雷达技术未来发展的窗户!

一些困扰他许久的技术难题,在姜晨那看似不经意的点拨下,竟然隐隐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这简直就像是一个学生,在给老师上课!

而且,这个“老师”,还是一个主修机械工程专业的大学生!

林浩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几乎要怀疑,坐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是一个浸淫雷达领域数十年的老怪物?!

“姜晨同志,你……你这些想法,实在是……太精妙了!”林浩终于忍不住,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惊和赞叹,“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特别是在相控阵雷达小型化和抗干扰技术方面,你的见解……简直是一针见血!你……你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姜晨见林浩如此激动,心中也是微微一笑。

他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不能再“凡尔赛”下去了。

他故作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露出一副腼腆的笑容:“林副所长,您可别这么说,我这都是纸上谈兵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