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反炮兵雷达,研制完成!(3 / 4)

加入书签

心悦诚服,最终演变成了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和依赖。

项目组内部甚至流传着一句话:“有困难,找姜副总师!”

名义上,林浩副所长依然是项目的总设计师,负责宏观把控和对外协调。

但实际上,项目的具体技术走向、关键难题的攻克、甚至很多细节方案的最终拍板,都离不开姜晨的深度参与和关键决策。

他俨然成为了这个项目的“隐形总师”和真正的技术掌舵人。

而姜晨本人,也在这三个月里,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和蜕变着。

他不仅仅是系统知识的“搬运工”,更是在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将系统的理论知识与龙国的工业实践相结合,不断加深着对技术的理解,积累着宝贵的工程经验。

他白天奔波于车间、实验室和会议室,指导生产、参与调试、协调沟通;晚上则在宿舍里,消化着系统提供的更深层次的技术资料,为第二天的挑战做着准备。

高强度的工作让他整个人都清瘦了一圈,但眼神却越发锐利和自信。

时间就在这种紧张、忙碌、充满挑战又不断取得突破的氛围中,来到了三个月后。

龙阳军工厂,06车间旁的空地上,阳光灿烂。

今天,这里被围得水泄不通。

不仅是参与项目的技术人员和工人,就连许多闻讯而来的其他车间的职工,也都挤在警戒线外,伸长了脖子,好奇地张望着空地中央那个刚刚组装完成的庞然大物。

那是一个由三部分组成的、充满了金属质感和力量感的“怪物”。

最下方,是一个厚重的、带有四个粗壮液压支腿的拖车底盘,这表示它具备一定的野战机动能力。

底盘之上,是一个方方正正、涂着军绿色油漆的金属方舱,方舱侧面有散热百叶窗和紧闭的舱门,隐约可以想见里面装满了精密的电子设备。

而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方舱顶部那个高高耸立的、可以进行俯仰和旋转的巨大“锅盖”——那正是由数百个小型天线单元组成的、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相控阵天线阵面!

虽然为了降低难度和成本,它采用的是一维相扫(方位)+机械俯仰(高低)的混合体制,但那密密麻麻、排列整齐的天线单元,依然散发出一种超越时代的科技感和威慑力!

这就是“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的第一台原型样机!

“哎,你们说,这铁疙瘩到底是干啥用的?”警戒线外,李韬好奇地问身边的老刘。

“谁知道呢?看着像个大锅盖,难道是用来接收天上信号的?”老刘也看不明白。

虽然他知道姜晨最近在负责一个相关项目的研制,但是具体是什么,出于保密,他还真不怎么了解。

“接收信号用得着这么大阵仗?我看像是什么新式武器!”

“武器?不像啊,没看到炮管子啊?”

“说不定是能发射啥……光线?把飞机打下来?”

工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猜测着这个大家伙的用途,言语间充满了朴素的好奇和对国家新装备的自豪。

在他们眼中,这台刚刚诞生的玩意儿,神秘而强大。

而在人群的最前方,王厂长和陈参谋并肩而立,他们的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喜悦。

王厂长看着眼前这台凝聚了全厂心血(以及那笔巨额投入)的样机,双手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三个月!

仅仅三个月!

从一份紧急招标通知,到一个初步的技术构想,再到如今一台完整的、充满科技感的雷达样机矗立在眼前!

这个速度,简直是奇迹!

他知道,这一切,最大的功臣,就是站在他不远处,那个正和高明伟等人低声交流着的年轻人——姜晨!

陈参谋的心情同样澎湃。

作为军方的代表,他更清楚这部雷达对于前线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