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前哨基石,14所来人(1 / 4)
时间如同砂轮下的火星,在龙阳军工厂紧张而有序的节奏中飞逝。
经过姜晨和几位老师傅连续数日的奋战,那台被寄予厚望的AF-85光学坐标镗床的“基础版”升级改造工作,终于初步完成。
当最后一根线缆接入简易数控系统的接口板,当姜晨亲自编写的第一段测试代码输入,当伺服电机发出平稳而有力的嗡鸣,带动着工作台和旋转分度头,按照预设的轨迹精准地移动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爆发出了一阵由衷的欢呼!
虽然他们大多数人看不懂那串代码究竟是什么意思。
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看着这台大家伙运作起来。
虽然这套“土法上马”的数控系统界面简陋(只有一个简单的文本输入和状态显示窗口),功能也相对基础(仅支持三轴半/四轴联动),与后世成熟的数控系统不可同日而语。但在此刻的龙阳军工厂,在1975年的龙国,这已经是足以载入厂史的、革命性的突破!
它意味着,龙阳厂终于拥有了第一台具备多轴联动精密加工能力的“准数控”机床!
其加工精度和效率,特别是对于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能力,相比之前的手动机床,有了质的飞跃!
王厂长闻讯赶来,看着AF-85在姜晨的操作下,如同被赋予了灵魂般,精准地执行着钻孔、镗削、角度旋转等一系列复杂动作,激动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拍着姜晨的肩膀,连声说:“好小子!好样的!你又给咱们厂立了一大功!”
当然,这次升级改造的真正意义,远不止于此。
对于姜晨而言,AF-85的“新生”,意味着研制“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最关键的硬件制造平台,终于准备就绪!
他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太久。
几乎是在AF-85调试完成的第二天,他就立刻向厂里申请,将这台“宝贝疙瘩”暂时划归“前哨一号”项目组专用,并迅速开始了雷达核心结构件的试制工作。
在此之前,他首先完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内部准备”。
夜深人静时,在自己的宿舍里,姜晨再次沉入意识深处,沟通了星际军工系统。
“系统,兑换【‘前哨’一号反炮兵雷达-混合体制简化型相控阵方案】全套设计蓝图、核心算法库、关键元器件制造工艺及测试规范!”
【指令确认……资源核算……所需启动经费:龙国币叁仟圆整(¥3,000.00)……账户余额充足(项目经费已到位)……开始兑换……】
淡蓝色的光幕上,代表着三千元龙国币的数字瞬间消失。
与此同时,一股比之前任何一次都要庞大、都要复杂、都要精深的信息洪流,如同决堤的洪水般,汹涌地冲入了他的脑海!
这一次,不再仅仅是机械结构的图纸,或是简单的升级方案。而是涵盖了雷达系统设计的方方面面!
从天线阵列的单元排布、馈电网络设计、移相器的具体结构和材料配方,到接收机前端的低噪声放大器、混频器、滤波器的电路原理图;从发射机的高功率放大模块、脉冲调制方案,到信号处理器的硬件架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弹道解算模型;再到整个雷达系统的控制逻辑、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抗干扰措施、以及详细的装配、调试、测试流程和验收标准……
海量的信息,如同星辰大海般在他意识中铺展开来,每一个细节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个公式都蕴含着物理的规律,每一个代码都构建着逻辑的桥梁。
如果说之前的AF-85升级蓝图是一本详尽的说明书,那么此刻涌入的“前哨一号”全套资料,就是一部浩瀚的百科全书!
其信息量之大,技术跨度之广,复杂程度之高,远超姜晨之前的想象!
幸好,系统的灌输并非简单的填鸭,而是伴随着一种奇妙的“理解”和“消化”过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