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老骥伏枥(3 / 3)

加入书签

坚固的“骨架”能够最大限度地吸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震动,保证刀具与工件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这是许多追求效率而牺牲部分刚性的现代轻型机床所无法比拟的。

对于需要极高位置精度的镗削加工来说,这种稳定性至关重要。

而坐标镗床的核心在于其导轨的直线度、工作台移动的垂直度等几何精度。

AF-85虽然老旧,导轨可能存在磨损,但其基础设计是优良的。

说白了,就是传统手工和流水线产品的区别。

而通过军工日志进行“修复和升级”,或者即使依靠龙阳厂现有最好的老师傅进行“重新刮研”,完全有可能恢复甚至超越其出厂时的几何精度。

这种基础精度,是制造精密孔系和复杂箱体零件的根本保障。

虽然操作不便,但其采用的光学度量系统(仿制瑞士SIP的技术),如果保养得当,其精度保持性相当不错。这为后续的数字化改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至于自动化程度低、效率低下的问题?

在其他人看来是无法逾越的鸿沟,但在拥有“星际军工系统”的姜晨眼中,这根本不是问题!他的脑海中,系统日志关于AF-85的分析报告清晰地浮现着:

升级潜力:高!...极适合进行现代化数控改造!建议升级方案:更换伺服驱动系统,加装高精度光栅尺,配备五轴联动C控制器。预计升级成本:18000龙国币/台。

推荐应用:升级后可用于加工高精度复杂箱体零件、精密模具、无人机核心结构件(如机身框架、发动机安装座)。

综合评价:看似老旧,实则潜力巨大,改造后性能可接近甚至达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先进五轴加工中心水平!

这就是答案!

姜晨根本就没打算让这台AF-85以“手动操作”的状态投入生产!

他看中的,是它那个坚固精密、极具改造潜力的“躯壳”!

一旦运回龙阳军工厂,他就会立刻动用系统,对其进行脱胎换骨的现代化数控改造!

想象一下那个场景:

笨重的手轮将被反应灵敏、扭矩强大的伺服电机和高精度滚珠丝杠取代,实现快速、精确的自动化进给。

老旧的光学读数系统将被精度更高、读数更直观的进口(或系统提供的)高精度光栅尺闭环检测系统取代,坐标定位精度将提升一个数量级。

简陋的操作面板将被一个功能强大的C数控系统(系统可以直接提供成熟的控制软件和硬件接口方案)所取代,能够执行复杂的G代码程序,加工出普通手动操作根本无法完成的复杂三维轮廓和精密孔系。

甚至可以通过加装一个高精度的回转工作台和摆动主轴头(这些系统同样可以提供或指导制造),将这台老旧的坐标镗床,直接升级为一台具备五轴联动加工能力的现代化加工中心!

到那时,这台机器将不再是需要老师傅小心翼翼伺候的“老古董”,而是一台能够高效、精确地加工无人机关键核心部件的“超级母机”!

它的加工精度和自动化水平,将远远超越红星厂现有的所有设备,甚至可能接近西方国家当时最先进的五轴加工中心水平!

这就是姜晨的底气所在!

所以,他才会如此执着于这台AF-85,才会如此冷静地与尼亚罗马人周旋。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地知道这台机器的真正价值所在——不是它现在的样子,而是它在系统的帮助下,能够变成的样子!

它将成为龙阳军工厂精密加工能力的“定海神针”,成为支撑起龙国无人机翱翔蓝天的坚实基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