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浮屠(5K合章)(1 / 5)
第386章 浮屠(5k合章)
“施主,笮都尉乃朝廷命官,贫僧可不敢请其出迎……此地尚需布施救济,请恕贫僧失陪……”
那身披锦缎袈裟的僧人竟是不怕张飞的。
只是见张飞带著的人个个彪悍,显然也不愿和张飞衝突,施了个礼便想退去。
布施救济
张飞看著那些衣衫襤褸的饥民,一时间倒也不好发作。
这些僧人穿著华贵满脸油光,明显是在用所谓的功德摄取民財,但这个粥棚也確实是在救济饥民。
只是,原本土地最肥沃,土豪宗贼也大多在闕宣闹事时被清理的下相县,怎么会有这么多饥民呢
“此处番邦浮屠兴盛至此,糜兄可知情”
张飞转头看糜竺,却见糜竺也满脸惊讶。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体验棒,101.超讚 】
糜竺摇头:“我也不知……徐州各郡主官相互之间皆有些不睦,陶使君为免爭端,分了各部的管辖范围,下邳之事我无法插手。”
徐州各个大佬相互之间有仇,这是一开始就存在的问题,也是徐州各家必须全都抱刘备大腿的原因。
陶谦让徐州各郡分而治之也是正常的选择,相当於用各家的平衡维持了基本的稳定。
但陶谦和陈登生病后,平衡就已经被打破了。
“俺先去下相看看,且请糜兄问问这浮屠是何等路数。”
张飞自知带著两百猛男很难与人正常沟通,便先去下相,让更有亲和力的糜竺去和僧人打交道。
待张飞走后,糜竺下了马,摸出个钱袋,往那箱子里撒去。
钱幣哗啦啦的落入箱子。
“施主慈悲,功德无量……”
箱子前的沙门转头看了一眼张飞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满脸和善的糜竺,明显鬆了口气:“请问施主姓名贫僧当为施主诵经消业,以正来世果报。”
“我等行商此地,本欲寻笮都尉做些买卖……尔等既在賑济饥民,我倒是也想尽些绵力。只是不知你浮屠教所谓来世果报是何物”
糜竺指了指正在磕头的饥民:“听他们说皈依浮屠……这皈依又有何好处”
“施主能和笮都尉买卖通衢,又有如此猛壮之士隨行,想来也非寻常商贾,应该知道子孙承负之果……”
那僧人举掌於胸掐著莲指:“但世间本无我,只要皈依我佛,以浮屠之大能,便可保魂灵不灭,自身可往生万世……待来世轮迴重生,便可自享今生果报。来世是福是祸,皆由今生修行而定……此乃德业轮迴……”
这个僧人明显是负责招揽信徒的,对教义相当清楚。
糜竺也是见过世面的,又有钞能力,很快便將浮屠教的逻辑问了个清楚。
汉代的浮屠教,是大月氏的使者传到大汉的,与后世的佛教不一样。
子孙承负其实是《太平经》的原始教义,是善恶因果报应观念,但这种观念的核心不是基於自身,而是后代要承担先人的行为后果。
大体意思就是如果父祖行善积德,福泽会延及子孙;如果作恶多端,灾祸会殃及后代。
讲究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族必有余殃,是引人向善的。
也就是后代“继承功德遗產”,但遗產可能是积蓄,也可能是债务。
如果积蓄很多,后代一生挥霍也用不完,那即便后代作恶也有可能善终。
如果债务太多,后代一生行善也有可能无法偿还,即便再良善也有可能没个好下场。
这也是太平道的核心教义之一,是以『家』为单位的,並且对『善不得善报,恶不得恶报』的实际情况提供了解释——报应在后代身上,不在当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