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潜流与守望(1 / 3)

加入书签

野猪岭的秋天,色彩是浓烈而短暂的。

几场霜降过后,漫山遍野的枫树、槭树如同被打翻的调色盘,燃烧起一片惊心动魄的红与黄,与常青的松柏交织,在湛蓝的天幕下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然而,这绚烂背后,是日益刺骨的寒意和物资愈拮据的严峻现实。

林薇拄着拐杖,站在卫生队门口那块相对平坦的空地上,深深吸了一口清冷而带着松香的空气。

她的腿伤恢复得已经相当不错,虽然走远路仍需拐杖辅助,且伤处对天气变化异常敏感,但日常活动已无大碍。

苏队长最后一次仔细检查后,正式宣布她可以“出院”

,只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即可。

出院,意味着她不能再理所当然地占用卫生队本就紧张的床位和资源,也意味着她需要为自己在根据地找到一个更固定的“岗位”

和住处。

李政委早已有了安排,将营地边缘一处相对安静、原本堆放杂物的半间木屋腾了出来,让老周带着人简单修缮了一下,支起了一张木板床和一张用旧木箱搭成的“书桌”

,这便是林薇在野猪岭的“家”

兼《战斗生活》的“编辑部”

了。

虽然简陋,但有了独立的、可以安心工作和思考的空间,林薇内心是满足而充实的。

《战斗生活》的出版已经走上了正轨,虽然周期还不固定,材料依旧紧缺,但影响力却在一点点扩大。

报纸不仅在本根据地流传,还通过交通员,被秘密送往周边几个兄弟根据地和部分支持抗战的“堡垒村”

,成了连接这片区域抗日力量的一条纤细却坚韧的精神纽带。

林薇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忙碌。

除了采写、编辑、刻版(老周终于想办法弄到了一点正规的蜡纸,虽然质量依旧很差,但比土蜡纸好用多了),她还要处理逐渐多起来的读者来信,组织根据地的文化学习,甚至开始尝试着培养两个有点文化底子的年轻战士做她的助手。

她感觉自己像一只上紧了条的陀螺,在文字和事务的旋涡中高旋转,身体的疲惫是真实的,但精神的亢奋和满足感更是前所未有的。

她将自己完全沉浸在了这片土地和这群人当中。

她学会了辨认更多可食用的野菜,知道了如何用草木灰过滤出相对干净的碱水,甚至能在老周的指导下,用简陋的工具帮忙修补破损的蜡纸。

她不再是那个与周遭格格不入的“外来者”

,她的皮肤被山风和阳光镀上了一层健康的蜜色,手掌因为长期握笔和劳作也磨出了薄茧,眼神沉静而坚定,言语间带着根据地特有的、混合着理想与现实温度的质朴与力量。

然而,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独自面对孤灯的时刻,那份深埋心底的牵挂,便会如同潜流般悄然涌动,无法抑制。

沈惊鸿,这个名字,连同他深邃的眼眸、他指尖的温度、他离去时决绝的背影,是她内心深处最柔软、也最疼痛的角落。

她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上海,那座她命运转折的城市,如今对她而言,遥远得如同另一个世界,那里正生着什么,他是否安好,她一无所知。

这种音讯全无的等待,比逃亡路上的枪林弹雨更磨人。

她只能通过那支派克钢笔,通过笔下流淌出的、关于信念与坚守的文字,来排遣那份蚀骨的思念与担忧。

她常常会想,如果沈惊鸿能看到这份粗糙的《战斗生活》,是否能从中读到她的成长,她的坚持,以及她从未宣之于口的、深沉的爱恋与祈盼?

她将那份思念,化作了更拼命的工作。

仿佛只有让自己忙到无暇他顾,才能暂时忘却那噬心的不安。

这天,她正在“编辑部”

里整理下一期的稿件,李政委带着一阵寒气走了进来,脸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