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沈约《八咏诗?岁暮愍衰草》(3 / 6)
“冰多”“霰积”突出寒冬的酷寒,大量的冰雪堆积,为衰草的生长设置了艰难背景,暗示衰草在这样环境下的艰难处境,加深了哀伤氛围。
8. 烂熳兮客根。攒幽兮寓隙。
- 解析:写衰草的根在寒冬中的状态。“烂熳”并非通常的烂漫美好,在此形容根的杂乱;“客根”表明衰草如同漂泊之客,无根的安定之感。“攒幽”指根聚集在幽僻之处,“寓隙”说明寄身于缝隙之中,形象地展现出衰草在恶劣环境下艰难生存,其根杂乱无章地分布在幽僻缝隙,强化了衰草命运的悲惨。
9. 布绵密于寒皋。吐纤疏于危石。
- 解析:继续描绘衰草在不同地点的生长状况。“布绵密”与“吐纤疏”相对,分别描述衰草在“寒皋”(寒冷水边高地)上绵密生长,在“危石”(高险石头)上稀疏分布,通过不同环境下衰草生长形态的对比,突出其生存的不易,也从侧面反映出寒冬对万物生长的影响。
10. 既惆怅于君子。倍伤心于行役。
- 解析:由对衰草的描写转向诗人自身情感抒发。“君子”可理解为诗人自指或有相似心境之人,面对衰草的衰败,内心充满惆怅;“行役”点明漂泊在外的处境,漂泊之苦让这种伤心更添几分,借对衰草的怜悯,抒发自己在岁暮漂泊中的愁苦与无奈。
11. 露缟枝于初旦。霜红天于始夕。
- 解析:从时间角度描绘岁暮清晨与傍晚的景象。“露缟枝”写清晨的露珠使草枝如白绢般洁白,“霜红天”指傍晚寒霜让天空染上红色。通过对早晚霜露的描写,营造出寒冷、萧瑟的氛围,以景衬情,强化诗人内心因岁暮而生的哀伤与凄凉之感。
12. 雕芳卉之九衢。霣灵茅之三脊。
- 解析:“雕”“霣”都有凋零、陨落之意,描绘出繁华街道(九衢)上芳香花卉凋零,灵异的三脊茅也衰败陨落的景象。以这些美好植物的衰败,象征着美好事物在岁暮的消逝,进一步烘托出岁暮的凄凉,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惋惜与哀伤。
13. 风急崤道难。秋至客衣单。
- 解析:“风急崤道难”描绘出崤山道路上寒风凛冽,行路艰难,既写出自然环境的恶劣,也暗示人生道路的坎坷;“秋至客衣单”点明时节为秋,强调漂泊在外的诗人衣衫单薄,难以抵御秋寒,借景抒情,表达出羁旅漂泊中的艰难与凄苦。
14. 既伤檐下菊。复悲池上兰。
- 解析:菊与兰在传统文化中常象征高洁美好。“伤”“悲”直接表达诗人对檐下菊和池上兰的哀伤,它们在岁暮也难逃衰败命运,诗人借对菊兰的伤怀,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悲痛推向高潮,进一步抒发内心对岁暮万物凋零的感伤。
15. 飘落逐风尽。方知岁早寒。
- 解析:承接上文菊兰的衰败,写花朵在风中飘落殆尽,此时诗人才深切感受到这一年寒冬来得格外早。“方知”二字,强调这种感受的突然与深刻,以花朵飘落暗示时光飞逝,寒冬早至,强化了岁暮的寒冷与哀伤氛围,也表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16. 流萤暗明烛。雁声断才续。
- 解析:从视觉和听觉角度描绘岁暮景象。“流萤暗明烛”,微弱的流萤之光使明烛都显得暗淡,营造出一种昏暗、凄冷的氛围;“雁声断才续”,大雁的叫声断断续续,在寂静的岁暮更添几分凄凉与孤寂,借景抒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17. 萎绝长信宫。芜秽丹墀曲。
- 解析:以长信宫为背景,“萎绝”“芜秽”描绘出长信宫中草木枯萎断绝,宫殿前红色台阶的曲径变得荒芜,借宫殿的荒芜衰败,象征着繁华不再,暗示时光对一切的消磨,表达出对往昔繁华消逝的哀伤,同时也渲染出岁暮的凄凉氛围。
18. 霜夺茎上紫。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