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束皙《贫家赋》(3 / 5)

加入书签

句借长夜难晓来比喻自己身处困境的漫长与煎熬,通过“怨天”直白地抒发内心对命运不公的愤懑与无奈,进一步强化了悲苦的情感氛围。

11. 债家至而相敦,乃取东而偿西。

- 解析:“债家”即债主;“敦”意为催促。债主上门来催促还债,作者只能拆东墙补西墙。此句描绘出作者在经济上陷入恶性循环的困境,为了应对眼前的债务,只能采取无奈且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体现出贫困所带来的经济压力之大,以及作者在这种压力下的无助。

12. 行乞贷而无处,退顾影以自怜。

- 解析:作者想要出去乞讨借贷,却找不到地方,无奈之下只能退回来,看着自己的影子自我怜悯。此句将作者走投无路的状态刻画得淋漓尽致,“行乞贷而无处”表明其经济困境已到极限,“顾影自怜”则生动地展现出他在极度无助时的孤独与悲哀,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13. 炫卖业而难售,遂前至于饥年。

- 解析:“炫卖”即叫卖、出售;“业”指产业。作者想要卖掉产业来缓解困境,却难以售出,就这样一步步到了饥荒之年。此句进一步说明作者摆脱贫困的努力以失败告终,且形势愈发严峻,“饥年”的到来更是将贫困推向绝境,使读者深刻感受到作者所面临的生存危机。

14. 冒严霜而践冰,采橡实于树颠。

- 解析:在严霜与坚冰的恶劣环境下,作者冒着严寒爬到树顶去采摘橡子。“冒严霜”“践冰”突出环境的恶劣,“采橡实”表明为了生存,作者不得不采取这种艰苦的方式获取食物,展现出其在饥荒之年为了生存所付出的艰辛努力,体现出生活的极度困苦。

15. 据图籍而空坐,观国家之旧编。

- 解析:“据”意为依靠、靠着;“图籍”指图书典籍;“旧编”即旧时的文献。尽管生活困苦,作者仍靠着图书典籍空坐,阅览国家旧时的文献。此句体现出作者在贫困中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即使物质生活匮乏,精神世界依然丰富,与前文的贫困生活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其高尚的精神境界。

16. 咏《诗》、《书》而为娱,览先哲之遗言。

- 解析:作者以吟诵《诗经》《尚书》作为娱乐,浏览先哲遗留下来的言论。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困境中通过学习经典、领悟先哲智慧来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表达出对精神富足的追求,以及在艰难处境中坚守文化与道德传承的决心。

17. 甘糟糠而不闷,虽斯穷而不迁。

- 解析:“甘”意为甘心;“迁”表示改变。作者甘心吃糟糠也不感到烦闷,虽然处于如此穷困的境地,却不改变自己的志向。此句直接表明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坚守志向的决心,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不放弃对高尚品德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体现出其坚韧的精神品质。

18. 惟祸福之无兆,心迷惑而意昏。

- 解析:“惟”表示思考;“兆”指预兆。作者思考着祸福没有预兆,心中感到困惑迷茫。此句反映出作者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在经历了诸多困苦后,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知何时才能摆脱困境,体现出其内心的无奈与挣扎。

19. 将显身而不遇,徒窜伏于小藩。

- 解析:“显身”即显扬自身;“遇”指机遇;“徒”表示只能;“窜伏”意为逃窜隐藏;“小藩”指小地方。作者想要显扬自身才华,却没有遇到机遇,只能逃窜隐藏在小地方。此句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悲愤与无奈,在贫困的基础上,进一步抒发其在追求个人发展道路上的挫折感,体现出当时社会寒门子弟难以施展抱负的现实。

20. 斯贾生之所以叹息,扬雄之所以献《玄》。

- 解析:“贾生”指贾谊,他才华横溢却遭排挤,一生抑郁不得志,常发出叹息;“扬雄”是西汉学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