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张协《七命》(34300字超级大章)(4 / 27)

加入书签

p>

- 解析:“经迥漠”表明镜机子经过辽远的沙漠,“迥”突出沙漠的遥远。“出幽墟”指出他离开幽静荒废的地方。“入乎泱漭之野”表示进入广阔无边的原野,“泱漭”描绘出原野的辽阔。“遂届公于岩居”最终到达冲漠公子居住的岩穴,通过一系列行程描述,展现出镜机子寻找公子路途的遥远与艰辛,也侧面烘托出公子隐居之地的偏僻。

6. 谓公子曰:“盖闻圣人不卷道而背时,智士不遗身而灭名。”

- 解析:镜机子开始劝说公子,他说听闻圣人不会摒弃正道而违背时代潮流,智士不会使自身埋没而磨灭名声。此句为镜机子劝说的理论依据,从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出发,试图引导公子改变隐居的想法,投身于时代之中,以实现自身价值,获得声名。

7. 生必耀华名于玉牒,没则勒洪伐于金册。

- 解析:镜机子进一步阐述,人活着的时候应该在玉牒(古代帝王封禅、郊祀的玉简文书,这里代指史册)上彰显荣耀的名声,去世后则要把伟大的功绩铭刻在金册(同样代指史册)上。强调人生在世应追求功成名就,流芳百世,这是世俗对成功人生的一种普遍认知,镜机子以此来打动公子,让他意识到隐居可能会错失这样的机会。

8. 今公子违世陆沉,避地独窜。

- 解析:镜机子指出如今公子背离世俗,像无水而沉般隐居,避开众人独自逃匿。“陆沉”形象地描绘出公子在尘世中却隐于无形的状态,“独窜”则突出其独自隐居的行为,此句意在表明公子当下的选择与镜机子所倡导的积极入世观念相悖。

9. 有生之欢灭,资父之义废。

- 解析:镜机子认为公子的隐居使得人生应有的欢乐消失,也废弃了作为儿子赡养父亲的大义。从人生乐趣和道德责任两方面对公子的隐居生活提出质疑,强调隐居生活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试图让公子反思自己的选择。

10. 愁洽百年,苦溢千岁。

- 解析:镜机子夸张地形容公子的隐居生活充满忧愁与痛苦,这种情绪蔓延百年甚至千年。通过极度夸张的表述,强化隐居生活在镜机子眼中的悲惨色彩,进一步劝说公子改变现状,追求更积极的生活方式。

11. 何异促鳞之游汀泞,短羽之栖翳荟。

- 解析:镜机子用比喻来说明公子隐居的局限,说这与小鱼在小水洼中游泳、短羽毛的鸟栖息在茂密草丛中没有什么不同。“促鳞”“短羽”强调生物自身条件的局限,“汀泞”“翳荟”描绘生存环境的狭小与局促,以此暗示公子隐居生活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和享受更广阔世界的可能。

12. 今将荣子以天人之大宝,悦子以纵性之至娱。

- 解析:镜机子表明现在要以如同天赐的最宝贵的东西使公子荣耀,用尽情放纵本性的最大乐趣让公子愉悦。这里镜机子开始抛出诱惑,试图用世俗中能给予的最高荣耀和极致快乐来打动公子,使其改变隐居的决定。

13. 穷地而游,中天而处。

- 解析:镜机子描述要带公子游遍大地,住在极高之处。“穷地而游”体现游历范围的广阔,“中天而处”突出居住环境的高远,描绘出一种自由自在、地位尊崇的生活状态,进一步诱惑公子放弃隐居,投身世俗的繁华。

14. 倾四海之欢,殚九州之腴。

- 解析:镜机子继续描绘世俗享乐,要倾尽四海的欢乐,用尽九州的丰饶物产。以夸张手法强调将给予公子无尽的欢乐和极其丰富的物质享受,展现世俗生活在物质层面的极致诱惑,增强劝说的力度。

15. 钻屈毂之瓠,解疏属之拘。

- 解析:“钻屈毂之瓠”引用《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中“屈谷巨瓠”的典故,屈谷以大而无用的瓠瓜比喻华而不实之人;“解疏属之拘”涉及传说中疏属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