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蔡琰《胡笳十八拍》(8 / 15)

加入书签

奴居住毡帐,与自己原本习俗迥异的生活。曾经她一直希望能够回归汉朝,如今上天顺从了她的愿望,再次回到汉朝让她心中充满欢喜。此句表达了她对归汉的渴望以及愿望实现后的满足之情,但这种欢喜又因与儿子的分离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心有怀兮愁转深,日月无私兮曾不照临

解析:尽管归汉,但心中对儿子的牵挂让她的忧愁反而更深了。她不禁感叹,日月本应无私地照耀世间万物,可为何却没有眷顾自己,让自己承受与儿子分离的痛苦。此句将自己的忧愁与对命运的质问相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她内心的痛苦。

子母分离兮意难任,同天隔越兮如商参,生死不相知兮何处寻!

解析:蔡琰悲叹母子分离的痛苦让她难以承受,虽然同处一片天空下,却如同参星和商星一样难以相见,甚至不知道儿子的生死,更不知该到何处去寻找他。此句运用参商二星的典故,形象地表达出母子分离的遥远和渺茫,以及她对儿子生死未卜的担忧和痛苦。

十六拍兮思茫茫,我与儿兮各一方

解析:弹奏到第十六拍,蔡琰的思绪茫茫,她与儿子天各一方,难以相见。此句简洁地表达出她与儿子分离后的迷茫和无尽的思念,为下文进一步抒发情感做铺垫。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随兮空断肠

解析:以太阳在东、月亮在西,虽能遥遥相望却无法相伴相随,来比喻自己与儿子的处境,只能徒然相望,却不能在一起,让人空自断肠。此句通过形象的比喻,将她与儿子分离的痛苦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

对萱草兮忧不忘,弹鸣琴兮情何伤!

解析:萱草本是传说中可以使人忘忧的植物,但蔡琰面对萱草,心中的忧愁依然无法忘却。她弹奏鸣琴,试图排解心中的痛苦,可琴声反而更增添了内心的悲伤。此句通过对萱草和弹琴的描写,突出了她忧愁的根深蒂固和难以排解。

今别子兮归故乡,旧怨平兮新怨长!

解析:如今与儿子分别回到故乡,过去在胡地遭受的种种怨恨似乎平息了一些,但与儿子分离的新愁却又在心中滋生蔓延,而且愈发深长。此句清晰地表达了她情感的变化,将新旧情感的交织展现得恰到好处。

泣血仰头兮诉苍苍,胡为生兮独罹此殃!

解析:蔡琰仰头向天,泣血哭诉,质问苍天为什么唯独让自己遭受这样的灾祸。此句以强烈的情感表达,将她对命运不公的悲愤推向了极致,深刻地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十七拍兮心鼻酸,关山阻修兮行路难

解析:弹奏到第十七拍,蔡琰心中和鼻子都感到一阵酸楚。她想到归汉途中,关山重重,道路险阻漫长,行路艰难。此句既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又回忆起归途中的艰难,进一步强化了她的悲惨境遇。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来时别儿兮思漫漫

解析:回忆当初被掳去匈奴时,满心怀着对故乡的思念,心情杂乱无绪;如今归汉,却又要与儿子分别,心中的思念和痛苦绵延不绝。此句通过对去时和来时不同心境的描写,体现了她在不同阶段的痛苦,以及这种痛苦的延续和深化。

塞上黄蒿兮枝枯叶干,沙场白骨兮刀痕箭瘢

解析:描绘了塞上的景象,黄蒿枝叶干枯,沙场上遍布着带有刀痕箭瘢的白骨。此句通过对边塞荒凉、战争残酷场景的描写,烘托出她在胡地经历的苦难,以及对那段悲惨岁月的深刻记忆。

风霜凛凛兮春夏寒,人马饥豗兮筋力单

解析:胡地的风霜凛冽,即使在春夏季节也让人感到寒冷。人和马都因饥饿而疲惫不堪,体力单薄。此句进一步渲染了胡地环境的恶劣,以及她在胡地生活的艰难困苦。

岂知重得兮入长安,叹息欲绝兮泪阑干

解析:蔡琰从未想到自己还能再次回到长安,如今梦想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