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蔡琰《胡笳十八拍》(7 / 15)
拥抱自己的胡儿,泪水沾湿了衣裳。此句生动地描绘了她归汉前与儿子分别的场景,表现出她对儿子的不舍。
汉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儿号兮谁得知?
解析:“四牡騑騑”描绘出迎接蔡琰的汉使车马雄壮的样子,四匹雄健的马整齐前行,显示出迎接仪式的庄重。然而,此时她的胡儿大声号哭,可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孩子心中的不舍与痛苦呢?此句通过车马的壮观与孩子哭声的对比,更凸显出分别场景的悲痛以及这份情感不被他人所理解的孤独。
与我生死兮逢此时,愁为子兮日无光辉,焉得羽翼兮将汝归
解析:蔡琰感慨与儿子在此时面临生死离别,这种忧愁让她觉得太阳都失去了光辉,整个世界陷入灰暗。她极度渴望能生出羽翼,带着儿子一同归汉,表现出她对儿子深深的眷恋和面对分离的无奈与痛苦,将她内心的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步一远兮足难移,魂消影绝兮恩爱遗
解析:蔡琰在离开时,每走一步都感觉与儿子的距离更远一些,双脚像被重物拖住,难以挪动。随着她渐渐远去,仿佛灵魂都要消散,身影也逐渐消失,但对儿子的恩爱之情却永远留在原地。此句细腻地描写了她离别时的动作和内心感受,将那种生离死别的痛苦和对儿子的深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十有三拍兮弦急调悲,肝肠搅刺兮人莫我知
解析:弹奏到第十三拍时,琴音节奏急促,曲调悲伤至极,她感觉自己的肝肠像被搅乱刺痛一般,而这种痛苦却无人能够理解。此句通过对琴音的描绘以及自身感受的表达,强化了她内心的痛苦和孤独,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她在离别之际的煎熬。
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解析:蔡琰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国家,然而儿子却不能跟随自己一起。她的心从此像长久饥饿一样空落、不安,时刻牵挂着留在胡地的儿子。“心悬悬兮长如饥”形象地比喻出她对儿子的牵挂程度,如同饥饿时对食物的渴望一样强烈且持久。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
解析:诗人看到四季轮回,万物都有兴盛和衰败的变化,然而自己心中的愁苦却丝毫不会改变,始终如一地伴随着她。此句通过自然万物的变化与自己不变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了她内心痛苦的深刻与持久。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
解析:蔡琰深知山高路远,天地广阔,再次见到儿子的机会渺茫,几乎没有期限。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只能在梦中与儿子相见。此句表达了她对儿子的思念之切,以及对难以再见到儿子的绝望,梦境成为她短暂慰藉思念之情的方式。
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
解析:在梦中,她与儿子执手相聚,那一刻既有重逢的喜悦,又有即将再次分离的悲伤。然而,一旦从梦中醒来,面对现实中与儿子的分离,心中的痛苦便如潮水般涌来,没有停歇的时候。此句细腻地描绘了梦境与现实的落差,进一步强化了她对儿子的思念和失去儿子的痛苦。
十有四拍兮涕泪交垂,河水东流兮心是思
解析:弹奏到第十四拍时,蔡琰涕泪纵横,如同东流的河水一般,她的心也像这河水一样,始终朝着儿子所在的方向流淌,一刻不停地思念着儿子。这里将她的泪水比作东流的河水,形象地表达出她思念之情的连绵不绝。
十五拍兮节调促,气填胸兮谁识曲?
解析:当弹奏到第十五拍时,琴曲的节奏变得急促,她的胸中充满了愤懑之气。然而,又有谁能真正理解这琴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呢?此句通过对琴曲节奏和自身情绪的描写,表达出她内心的愤懑无处倾诉,不被他人理解的孤独感。
处穹庐兮偶殊俗,愿得归来兮天从欲,再还汉国兮欢心足
解析:蔡琰回忆起在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