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秋耕筹密计,古卷授新方(3 / 3)
槐叶煮的。王二愣子端起陶碗:“今年耕筹做得细,明年春播准能顺!” 刘婶给大伙分麦糠饼:“这饼里加了碎麦糠,吃着香还顶饿,秋耕时就能多干活。”
公孙矩把《秋耕九要》竹简传给众人传阅:“赵无恤说‘秋耕是春播的根,根扎得深,苗才能长得壮’。” 他给每人发了块竹牌,上面刻着各自负责的耕筹任务:“秋耕时按牌做,别乱了章法。”
小石头最兴奋,他得到了公孙矩亲手做的小犁模型。“俺明年要学耕地!” 他举着小犁给大伙看,犁头上还刻着个小土块。小黄狗叼来块粟米糕,蹲在他脚边摇尾巴,像是也在盼着秋耕。月光透过老桑树洒下来,照在剑鞘新长的 “耕筹纹” 上,泛起温润的光。
六、岁月沉淀的耕筹道
处暑后的第十天,秋耕筹备全妥了。耕具检修得亮闪闪,肥料分装得齐整整,排水沟挖得顺顺的,土样分类得清清爽爽。列国农夫扛着工具往家走,田埂上的艾草已冒出新绿,风一吹,香味飘得老远。
“再过三日就秋耕,先耕黑土地,再耕黄土地,最后耕褐土地。” 王二愣子走在最前头,嗓门洪亮,“耕得细,播得顺,明年再收满仓粮!”
公孙矩摸着靠在老桑树上的 “华夏” 剑,剑鞘上的纹路又多了几重。从育苗到收麦,从储粮到耕筹,农耕的智慧就像这层层纹路,刻进木头里,也刻进人心间。他望着田垄上的耕筹牌,忽然明白:所谓秋收冬藏、春种夏耘,从来不是孤立的事,而是一环扣一环的传承,就像赵氏的古籍,一代传一代,从未断过。
风吹过田埂,麦茬发出 “沙沙” 的声响,像是在盼着犁铧的到来。有人说这是土地在呼吸,有人说这是古卷在低语。只有公孙矩知道,这是千万双手共同书写的农耕史诗,每一寸土地都在诉说:秋耕的细致,就是春播的底气,就是来年的丰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