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本篇第二十五(一)(3 / 4)
想了?放下剪刀,慢悠悠地走过来,行礼道:“陛下有何高见?臣愿闻其详。”
黄帝一本正经地说:“岐伯啊,朕最近在想,有些人呢,先是得了病,然后呢,身体就开始发冷。这种情况,咱们中医是怎么治的?是不是得治他的病根儿,就是那个‘本’?”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陛下还真是爱琢磨。但他表面上还是一本正经地回答:“陛下英明,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此乃中医之大道也。”
黄帝一听,眉头更皱了:“治其本,这道理我懂,但你能给朕详细讲讲吗?为啥得先治根儿呢?让朕也长长见识,好回去跟大臣们显摆显摆。”
岐伯一听,心里乐开了花,心想:这黄帝陛下还真是个爱学习的主儿。于是,他开始娓娓道来:“陛下啊,这事儿得从咱们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说起。您听好了,咱们中医看病啊,讲究的是整体观念,辨证施治。”
“您看,咱们人体啊,就像一个大自然的小缩影,有阴阳、有五行、有脏腑、有经络。阴阳平衡了,五行相生相克和谐了,脏腑功能正常了,经络通畅了,这身体啊,自然就好了。反之呢,要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就会导致阴阳失衡,五行紊乱,脏腑失调,经络阻滞,这身体啊,就开始出毛病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哦?这么神奇?那先病而后生寒又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微微一笑:“这事儿啊,说起来也简单。您看,有些人呢,一开始可能只是有点头疼脑热、咳嗽啥的,这就是病了。但这病啊,它可不是孤立的,它会影响咱们身体的阴阳平衡、五行关系、脏腑功能啥的。要是不及时治疗,这病啊,就会越来越严重,最后导致身体阳气不足,阴气过剩,这不就开始发冷了吗?”
黄帝一听,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治其本,就是得找到这个病的根源,把它给解决了,是吧?”
岐伯点头如捣蒜:“对对对,陛下真是聪明绝顶!治其本啊,就是要找到这个病的根源,看看是哪个脏腑、哪条经络出了问题,然后用咱们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辨证施治,该吃药吃药,该针灸针灸,该拔罐拔罐,把这病根儿给拔掉,身体自然就暖和起来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黄帝一脸认真地问道:“岐伯啊,我常常听到你说,‘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这话到底怎么讲啊?是不是说,一个人要是先觉得热得不行,然后才生病,那咱们就得从他的‘本’开始治起?这‘本’又是啥玩意儿,能不能给我这个医学小白解释一下?”
岐伯一听,哈哈大笑,拍了拍黄帝的肩膀说:“老兄啊,你这问题问得好,问得妙,问得呱呱叫!来来来,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中医小课堂:“首先啊,咱们得明白,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这人啊,就像是一口大铁锅,锅里的水就是咱们的体液、气血啥的,火呢,就是咱们身体的阳气、火力。正常情况下,这火得烧得刚刚好,水才能既不凉也不烫,咱们身体就舒服得很。”
“但是呢,要是哪天这火突然烧得太旺了,比如说,吃了太多辣椒、羊肉这些热性的东西,或者天气太热,咱们又没及时喝水降温,那锅里的水不就开始‘咕嘟咕嘟’冒泡,快要烧干了吗?这时候,咱们的身体就会觉得热得慌,口干舌燥,这就是‘先热’啦。”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连忙点头:“对对对,我经常觉得吃多了辣椒就上火,就是这个道理吧?”
岐伯笑着点头:“没错,没错!接下来呢,要是这股热劲儿一直不退,咱们身体的自我调节机制就开始乱了套。比如说,津液烧干了,血液流动不畅了,毒素排不出来了,这不就生病了嘛!比如喉咙痛、便秘、长痘痘,严重的还可能发烧、发炎呢!”
黄帝挠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