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篇第二十一一(3 / 4)

加入书签

咱就说说现代穴位名称和位置吧,要不黄帝你记不住。”

黄帝一听,点了点头:“行,你赶紧说,我这耳朵可竖着呢!”

岐伯接着说:“先说足阳明胃经吧,有个穴位叫足三里,就在小腿外侧,膝盖骨下面三寸的地方。

你找找看,是不是有个凹陷?对,就是那儿。

这个穴位啊,可是个万能穴,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啥都能干。

给它来点刺激,淤血就能散去不少。”

黄帝一听,乐了:“哟呵,这穴位这么牛?那赶紧给我按按!”

岐伯翻了个白眼:“得了吧,黄帝,你现在又没病,按啥按?我这还没说完呢!”

黄帝嘿嘿一笑:“你继续你继续,我这不是激动嘛。”

岐伯接着说:“再说说手阳明大肠经的合谷穴吧,就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靠近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

这个穴位啊,也是止痛的能手,还能治头痛、热、咳嗽啥的。

给它来点刺激,肌肉疼痛就能缓解不少。”

黄帝一听,又瞪大了眼睛:“这么神奇?那太阳经呢?”

岐伯说:“太阳经啊,咱就说说足太阳膀胱经的委中穴吧。

这个穴位在膝盖后面,腘窝的正中间。

它是膀胱经的下合穴,也是四肢八大穴之一,治腰痛、腿痛、坐骨神经痛啥的,效果杠杠的。

给它来点刺激,淤血散了,肌肉也就不那么疼了。”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不错不错,这些穴位都挺有用的。

那补足太阴又是咋回事儿呢?”

岐伯解释说:“补足太阴啊,就是给脾经加点料。

脾经是负责运化水谷精微的,给它加点动力,气血就足了,汗也就容易出来了。

脾经的穴位嘛,咱就说说太白穴吧。

这个穴位在脚内侧,大脚趾根儿后面那块凸起的骨头下面。

它是脾经的原穴,能健脾和胃、理气化湿、通经活络。

给它来点刺激,气血就足了,汗也就出来了。”

黄帝一听,高兴得直拍大腿:“哈哈,这下我明白了!

原来治肌寒热和肌痛,还得靠这些穴位啊!

岐伯啊,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岐伯一听,心里也乐开了花:“黄帝大爷啊,你可别给我戴高帽儿。

我这也是按照中医理论和针灸理论来的。

不过啊,我得提醒你一句,针灸可不是闹着玩儿的,得找专业的医生来操作。

不然的话,穴位找不准,扎错了地方,可就麻烦了。”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对对对,你说得对。

我得找个专业的医生来给我扎针。

不过啊,岐伯啊,你能不能再给我讲讲这些穴位的其他作用啊?我这人对中医可是充满了好奇心啊!”

岐伯一听,心里暗自嘀咕:这黄帝还真是个好奇宝宝啊!

不过嘛,既然他问了,咱就得答。

于是,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娓娓道来。

“先说足三里吧,这个穴位啊,不仅能调理脾胃、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还能增强免疫力、抗衰老、减肥啥的。

你说厉害不厉害?”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圆圆的:“哇塞!

这么牛?那我以后得天天按按这个穴位!”

岐伯翻了个白眼:“得了吧,黄帝,你可别把它当饭吃。

穴位按摩也得有个度,不然的话,按坏了可咋整?”

黄帝嘿嘿一笑:“对对对,你说得对。

那我继续听你说。”

岐伯接着说:“再说说合谷穴吧,这个穴位啊,不仅能止痛、治头痛、热、咳嗽啥的,还能镇静安神、醒脑开窍、疏风解表。

你说神奇不神奇?”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