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热病篇第二十一一(1 / 4)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就琢磨起医学问题来。
他挠了挠头,自言自语道:“哎,这皮寒热到底是个啥玩意儿?咱得找岐伯问问。”
于是,黄帝便召来了岐伯,准备开启一场医学界的“十万个为什么”
。
黄帝一脸认真地问:“岐伯啊,我这心里老有个疙瘩,就是想不通皮寒热这病是咋回事儿。
你能给我说道说道吗?”
岐伯一听,嘿,这黄帝今天兴趣挺浓啊,便笑眯眯地回答:“皇上您问对人啦!
皮寒热啊,说白了就是皮肤那块儿感觉又冷又热,跟天气预报乱报似的。
得了这病的人啊,别说躺席子上了,就算是坐个凉板凳都得烫得跳起来。
毛呢,就跟被火烤过一样,焦黄焦黄的;鼻子呢,干得像秋天的腊肠,一点水分都没有。
最惨的是,想出个汗都难,就跟沙漠里找水一样费劲。”
黄帝一听,乐了:“哈哈,岐伯你这比喻真逗!
那咱得怎么治这病呢?”
岐伯故作神秘地说:“皇上别急,咱有妙招!
咱得取三阳之络,再补补手太阴。
这三阳之络啊,就像是三条高公路,把阳气输送到全身。
手太阴呢,就像是肺部的守护神,润肺补气。
两相配合,病自然就好了。”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哟呵,这方法听起来挺高大上的啊!
那你给我讲讲这些穴位都在哪儿,有啥作用呗?”
岐伯一看黄帝来了兴趣,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
“先说三阳之络吧,这个啊,其实在现代针灸学里,咱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阳膀胱经上的几个重要穴位。
比如手阳明大肠经上的合谷穴,它就在咱们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这穴位啊,就像是咱们身体的‘万能钥匙’,啥头疼脑热、牙疼脸肿的,按按它都能缓解。
它不仅能疏风解表,还能通络镇痛,对皮寒热这种皮肤感觉异常的病,效果杠杠的。”
黄帝一听,来了精神:“哟,这合谷穴这么牛啊!
那足阳明胃经上呢?”
岐伯笑了笑:“足阳明胃经上啊,有个足三里穴,在咱们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这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营养库’,啥气虚血虚、脾胃虚弱的,灸灸它都能补上。
它不仅能益气养血,还能调理脾胃,增强体质。
对于皮寒热这种因为体质虚弱、气血不畅引起的病,也是一把好手。”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不错不错,那足太阳膀胱经上呢?”
岐伯接着说:“足太阳膀胱经上啊,有个委中穴,在咱们腘窝横纹中点处。
这穴位啊,就像是身体的‘排毒通道’,啥腰酸背痛、风湿关节痛的,拍拍它都能缓解。
它不仅能舒筋活络,还能祛风除湿,对于皮寒热这种因为湿气重、经络不通引起的病,也是效果杠杠的。”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哈哈,岐伯你这穴位讲解得真到位!
那手太阴呢?这又是啥穴位?”
岐伯神秘一笑:“手太阴啊,指的就是手太阴肺经上的太渊穴。
这穴位啊,就在咱们手腕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它就像是肺部的‘小棉袄’,啥咳嗽气喘、肺虚无力的,按按它都能暖和暖和。
它不仅能补肺益气,还能止咳化痰,对于皮寒热这种因为肺气不足、卫外不固引起的病,也是一针见血。”
黄帝一听,高兴得直拍手:“哈哈,岐伯你这医术真是绝了!
这么一来,皮寒热这病不就手到擒来了吗?”
岐伯谦虚地笑了笑:“皇上过奖了,这医术啊,还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