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3 / 4)
“亲兄弟”
。
涕呢,其实是脑子的分泌物,咱们现代科学叫它“脑脊液”
的亲戚,属于“阴”
性物质,跟骨头里的精髓有着不解之缘。
你想啊,骨髓是骨头的灵魂,滋养着我们的骨骼,而脑脊液呢,就像是脑子的润滑剂,保护着咱们的大脑。
所以,当脑子受到刺激,比如伤心过度,脑脊液就会“渗”
出来,变成鼻涕。
而“志”
,这家伙不仅是骨头的老大,还特别讲义气,看到水(这里指泪水)流了,它也不甘落后,赶紧让鼻涕也跟着出来,因为它们都是“液体家族”
的,行动方式都差不多嘛。
涕与泣,就像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一个哭了,另一个怎么可能袖手旁观?它们一起出动,就像是在说:“有难同当,有泪同流!”
现在,咱们来点幽默的。
想象一下,如果你心情低落,坐在沙上,突然鼻子一酸,眼泪开始打转,这时候,你的鼻涕小弟也不甘寂寞,悄悄探出头来,你们俩就这样“涕泪横流”
,是不是有点像两个小孩子在比谁哭得更大声?不过别担心,这其实是身体在告诉你:“嘿,朋友,你需要关心了。”
至于穴位和方剂嘛,虽然这段古文没直接提到,但咱们可以借此机会聊聊怎么缓解这种“神志俱悲”
的状态。
比如,按摩一下“内关穴”
,这个穴位在手腕上,轻轻按压能舒缓心情,仿佛给心灵做了一次小小的spa。
再或者,泡上一杯“安神茶”
,用枸杞、菊花、龙眼肉各5克,加沸水冲泡,不仅好喝,还能帮助安神定志,让你的心情慢慢平复下来。
雷公还真是个好奇宝宝,他一脸认真地问黄帝:“这事儿可真大了!
您瞅瞅,有的人哭得撕心裂肺,眼泪却愣是不怎么掉,要么就挤那么几滴,鼻涕也不跟着凑热闹,这到底是哪门子的神奇操作呢?”
黄帝微微一笑,那笑容里藏着千年的智慧:“哈哈,雷公啊,你这个问题问得有趣。
要知道,人之所以哭得不见泪,往往是因为心不够痛,情不够深啊。
而那些连哭都哭不出来的人,多半是心神不够慈悲,情感没有共鸣。
心神不慈悲,情感自然就不悲壮,这时候,体内的阴阳之气就像两个倔强的孩子,谁也不肯让谁,眼泪这小家伙哪能轻易挤出来呢?”
“再深入点儿说,当一个人真正伤心到骨子里,那种悲痛会化作一股力量,冲击着内心的阴霾,就像是乌云被阳光冲散一样,这股力量还会直冲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嘛,一旦心灵之窗被打开,情感的洪流就再也挡不住了,精神一旦离开了对眼睛的固守,眼泪和鼻涕就像开了闸的洪水,哗哗地往外流了。”
“雷公啊,你平时不是爱读医书嘛,怎么连这点基础知识都忘了?书上不是说了嘛,‘厥’的时候,眼睛会看不见东西。
这是因为‘厥’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一股脑儿地往上冲,阴气则沉到了脚底下。
阳气聚在头顶,就像火把点得旺旺的;阴气在脚下,脚自然就凉了,一凉还容易胀气。
你想啊,眼睛就靠那么一点点水滋养,结果全身五分之四的火气都往上窜,眼睛不瞎也得半盲啊,眼角膜都得给烤干了!”
“还有啊,你见过风一吹眼泪就止不住的情景没?那其实是眼睛在自我保护呢。
风一吹,眼睛里的阳气就缩回去了,保护着精气不受伤害,但这样一来,外面的风就像火一样烤着眼睛,眼睛一热,泪水自然就流出来了。
这就像是你吃火锅,辣椒吃多了,眼泪鼻涕一块儿来,一个道理嘛!”
“说到这,我再给你打个比方,你知道火大了会刮风,风大了才会下雨吧?眼睛流泪也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