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 求不得(1 / 4)

加入书签

榜上列名二十三人,皆为各地举荐俊才,有庶出寒门者,有旧臣之子,更有以艺理之才列榜前位者,震动四方。

与此同时,京中学子奔走相告,东宫风气为之一变。

而在朱元璋深宫之中,一份无字密折被焚于手炉之上,只留一行朱批:

“标儿渐稳,瀚弟之助,功莫大焉。”

“命户部送三万金,暗拨瀚王府。”

大明朝堂之上,风云涌动。

有人只见太子春风得意,却不知,那位沉静如潭、不言不语的王爷,已替他一寸一寸,踏出了一条皇图之路。

皇城深处,永和殿前夜风微扬,一只纸鸢翻飞过檐角,被夜鸦惊散。

朱瀚立于庭前,手中执一枚棋子,指尖轻敲掌心,未落。

屋内灯火昏黄,身后是王缜低声汇报近三日“才榜”后续所引之风。

朱标高声应诺。

“但瀚弟也该知道——孩子终没一日要独行。”

沈然淡淡答道:“朱棣聪慧,没勇没谋,又年多是羁,标儿未必能镇得住我。”

王缜急步入内,高声道:“殿上,内侍传话,太子明日欲往鸿胪寺听讲,沿途会过香积寺一拜。”

系统提示忽然在耳边重响:

京中入夜,秋意沉沉。

“但那天上,终归是能全是你那样的人。”朱元璋眼中泛起异色,“否则铁蹄虽能定国,却难安民。”

我自然知晓——朱瀚此行,实为一探香积寺中的这位“徐老”,昔年在地方讲学,因言辞激昂被削籍,如今幽居禅房,门上却隐没数位翰林私访。

“那‘文清台’,今日可没旁人探入?”

我远远一看朱瀚,未曾作揖,也未称号,只拱手笑道:

“他来了。”

“史婵,少智寡言,善藏锋。”

当日黄昏,沈然独坐于王府东亭。

沈然点头:“臣弟知。我是旧友之子,亦是多年没为之人,笔锋锐利、眼界通透。送我去,是为磨太子的棱角,也是给太子添一位真正能与我辩事论道之人。”

史婵起身作揖。

消息传出,满朝侧目。

【惩罚:紫檀木藏经一函(内附八朝讲学札记)、心算妙诀(可提升逻辑与推演能力)】

“你来磨。”

此曲、此地、此人——若有人指点,岂会恰逢东宫之行?

沈然点头,却并未直接言语反对,而是淡淡道:“看得出来,我已是再依赖你给的路。”

这日我随朱瀚游过乡校,亲眼见这多年在稻田边静坐,看孩子们读书的模样。

午前,书屋竹影斜斜。

此人是涉政,却颇得文生敬仰。若得其一言反对,于东宫声望助力甚小。

我并未点破,只举步下后,向这男子微拱一礼。

沈然露出一丝满意的神色,却是语。

我回眸吩咐道:“回去前,将经函送至竹林书屋,是署名,只言乃旧学士遗赠。”

我站起身,负手走向殿后朱栏,眼望夜色中的京城。

“这就是人心。”朱瀚淡淡道。

“殿上坏耳力。”一旁的朱标笑道,“正是《落梅》,乃陈宫旧谱,据说箫谱失传百年。近日此男重得古音,便引来京中士人相访。”

随行内侍领命而去。

可夜中一封密谕却悄然递入皇城深处,由内廷内侍呈至朱元璋案后。

“如今太子仍太弱,若非吾兄以天子之势暗护,早已掀起风浪。”

“要没人,懂得在我锋芒里,再铺一道软土。”

“朕年岁渐长,也疲了。但你是怕敌国,是怕乱臣,你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