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海上第一夜,驾驭孤独星球(4 / 5)
暗中却显得格外明亮。
“船长,换班时间到。”
“辛苦了。”林予安将过去三时的海况、雷达扫描情况、以及自动舵的参数向她做了简要的交接。
“一切正常,风力稳定在15节左右,我们正好处在一个高压系统的边缘,天气可能会多变。预计在你值班期间不会有太大变化。”
“收到。”瑞雯熟练地确认了所有信息。
交接完毕后,林予安并没有立刻去休息。
他回到船舱简单冲了个澡,躺在了客舱的船上。从背包里拿出了iPad,调出了那份PADI开放水域潜水员的理论教材PDF文件。
屏幕的光芒照亮了他专注的脸庞,第一页的标题清晰地写着“第一章:成为一名潜水员”。
对于普通人来,这是一本需要花费数时甚至数天去理解和记忆的教材。
但对于林予安那经过强化的大脑而言,这更像是一次高速的数据扫描和逻辑重构。
他的手指在屏幕上飞速滑动,几乎没有在任何一页上停留超过十秒钟。
第一部分是关于潜水装备的介绍。面镜、呼吸管、脚蹼、BCD(浮力控制装置)、调节器、气瓶……
这些在普通人看来复杂无比的设备,在他的脑海中被迅速地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物理模型。
他低声自语,““原来如此,BCD的核心原理就是阿基米德定律,通过控制气囊的充放气来改变排水量,从而实现中性浮力。”
“而调节器则是一个减压系统,可以将气瓶内超过200个大气压的高压空气,分两级降低到与环境水压相匹配的压力,供人呼吸。”
他甚至在脑海中,将白天在潜水店里看到的那套AtoicT3调节器的内部结构图进行了三维建模,每一个部件的作用都了然于胸。
第二部分是潜水物理学,也是整个理论的核心。压力、浮力、光线和声音在水中的变化……这些知识点,对他来毫无难度。
他真正感兴趣的,是关于人体在水下环境的生理反应。
“波义耳定律……压力增大,体积减。”他的目光停留在关于“挤压伤”的章节上。
教材上描述了如果不及时进行耳压平衡,中耳腔的空气会被压缩,导致鼓膜内陷甚至破裂。
他立刻将这个知识点与自己的身体联系起来,模拟着捏住鼻子鼓气的动作,从鼻腔到耳咽管再到中耳的压力传导过程。
他开始思考,在紧急情况下,除了伐氏捏鼻鼓气法,是否可以利用吞咽或下颚运动(法兰佐法)来实现更温和高效的耳压平衡。
第三部分,也是最让他感到兴奋的,是关于氮气在高压环境下的“双重人格”!
减压病(DCS)与氮醉(NitrogenNarsis)。
他首先研究的是减压病,这个潜水员闻之色变的幽灵。
“亨利定律: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该气体的分压成正比。”
他看着屏幕上的公式,大脑飞速运转。
“这意味着,在水下高压环境中,吸入的压缩空气中的氮气,会大量溶解在血液和组织里。”
“如果上升速度过快,压力迅速降低,溶解的氮气就会像打开的汽水瓶一样,在体内形成气泡,堵塞血管,引发剧痛甚至死亡。”
他没有被这可怕的后果吓到,反而对“潜水表”的工作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立刻上网,查阅了他购买的那块ShearwaterTeric电子表所使用的“BühlannZHL-16C梯度因子算法”的技术文档。
屏幕上,复杂的数学公式和人体组织模型在他眼中,变成了一幅清晰的动态图景。
他明白了电子表是如何根据深度和时间,实时计算他体内16个不同“组织间室”的氮气饱和度。
并为他规划出安全的免减压停留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