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远行(2 / 2)

加入书签

环境的水汽条件,紧急调来一台生物安全隔离器。

陶罐取出来移入生物安全隔离器后立即充入干燥氮气,并用紫外灯进行消毒。

等这些前期操作全部完成后,小昭通过操作手套,在完全隔离的情况下打开了陶罐并取出了里面的物品。

确实是丝帛,而且真有字。

实验室已经一片欢腾。

班行远取代了女儿的位置开始识读丝帛上的文字。

因为有那个甲骨文人工识别系统,班行远其实是古代文字造诣最深的人了,至少是认字最多的。

第一句话就让班行远兴奋不已,是关于三代断代一个待确定事件的描述。

随着班行远把丝帛上的文字读了出来,实验室里的人都已经陷入了狂热,商代和西周早期的世系表和重要事件都有记述。

丝帛压实后体积很小,别看罐子并不是很大,但是里面的丝帛着实不少,最难得的是全都是记事的而不是占卜的。

很有意思的是,罐子里的丝帛是按照时间顺序放入的,越靠上面的丝帛上面记载的内容越近,现这一点后班行远隐约有了期待。

一边识读,一边估算罐子里剩余的丝帛大约能覆盖的时间段,班行远的期待越来越强烈。

在读完一张丝帛上汤伐桀的内容后,班行远很少见的满心忐忑的把手伸进了罐子里,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当班行远戴着手套的手感受到丝帛的触觉时,心情一下就放松下来。

稍微平稳了一下心情,班行远把那张丝帛取了出来。

展开后并没有立刻去读而是先扫了一眼。

然后全部的目光就被历史、考古学家苦寻而不可得的那个字吸引了。

夏!

当班行远读出那句话的时候整个实验室的人全都泪流满面。

东大在历史学方面受到了太多的不公平对待。

西方学界那叫一个宽于待己严于律人,老双标了。

他们的早期历史按照东大的二重证据法证据法就没几个靠得住的,但是对东大详实的不能再详实的历史那叫一个吹毛求疵。

这下好了,没人能否认了。

班行远每读一张都会剪下一个线头放进编号的试管里测年代。

在明确了这些丝帛确实是西周早期的物品后。

班行远带着这支考古队的大部立刻开拔赶往另一个地点。

丝帛记载了夏朝都城的有关情况,根据河流、山脉的描述,早就就确定了位置,就等着确定丝帛的年代。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