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远行24(1 / 2)

加入书签

古代的都城现在已经是一片广阔的农田了,这是好事,意味着可能没有被破坏。

最关键的是那里离猜测中的夏都位置都不远,但不是其中的任何一处。

到达后先是用探地设备进行了非常全面的检测,如预期般的在很深的土层下面检测到了大规模古代建筑群的信号。

很明显是一个城市,规模太大了,都不是一二十年能挖出来的。

一开始并没有动手开挖,而是利用多种探地技术一轮又一轮的探测,非常全面了重建了这座古代城市的三维结构。

在此基础上各种功能区被标记出来,宫殿、住宅、市场、手工作坊……

班行远原本是打算带着女儿体验一段时间后把小昭留在这里自己回去。

面对这种情况显然得改变安排了,这可能是这个百年最重大的考古现了,必须有一个重量级的人坐镇指挥。

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人了,致仕的尚书令他也是尚书令啊。

更别说班行远本来就是三代史的权威。

当初三代断代报告编写名单里的人已经只剩下他这个实际起草人,他不出面的话学界不认得。

这时候已经不着急开挖了,先得弄清楚这个古都是怎么埋下去的。

经过周密的分析,在几个选定的地点打下了钻头,取出了很长很长的土样。

地质学家立刻对土样进行了分析。

其实别管是历史考古学家还是地质学家都很清楚,这是母亲河脾气搞出来的,需要确定的是什么时候泛滥淤积的泥土。

历史学家们对黄河真是爱恨交织。

爱的是她孕育了我们的文明,恨的是每次改道、泛滥都会带来灾难,可是这些灾难又偏偏能够保存很多历史的记录。

从上往下,每一个土层的年代都被确定下来,并且和历史记载的泛滥、改道一一对应。

从周代开始检测出了很多没有史书记载的沉积事件,可以理解,太早了记录流传不下来。

在检测中就有了让所有人欣喜若狂的重大现,检测现以约公元前21oo年为分界,在这个时间段以前,黄河极为狂暴,沉积事件数不胜数,在此之后却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平静期。

每个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大禹治水。

虽然也有可能是黄河泛滥少了,考虑黄河的性质基本可以排除。

一两年不泛滥可以理解,但是几十年上百年没有大规模的泛滥那就是神话了。

这需要后期的地质、气候等多学科的研究论证,但是至少给出了线索。

这么大的遗址肯定不能全挖,而且也不现实。

因为要挖不知道多少米,遇到降水什么的成大湖了,不利于保护,只能针对性的掘。

宫城区是一定要挖的,这里挖出文字的可能性最高。

就算经历了商灭夏的战火,也不能排除夏桀在败亡前把一些重要物品埋在地下面的可能。

班行远开玩笑说:“没准儿宫城下面埋着九鼎,商、周流传的或者是复制品,或者是自行铸造的。”

也就是金泰熙和宝二爷不在场,不然高低得动了盗宝的心思,那可是九鼎啊。

然后居住区和作坊区会有选择的掘。

埋得太深了,探地数据有误差,这些划分是根据布局判断的。

随着土层一层一层的挖走,会随时进行更新,得到更精确的城市布局。

别看是如此重要的掘,最开始进场的是一众黢黑的土木老哥,用的都是挖掘机、铲车和渣土车,土层太厚了,用铲子、刷子得干到猴年马月啊。

在开挖前已经制定了非常详细的施工方案,没错是施工,把土层挖走了才到掘阶段。

现场配备了庞大的监理队伍,平均下来一台机械工具对应着三名监理人员,还不算额外的工程技术人员。

施工技术要求非常高,每挖一次都有精确的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