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三百九十一斤和三百一十二斤(2 / 4)

加入书签

优级占比四成一,良级五成二,一级仅占七分。

最终,经过近一个月昼夜不停的抢收、晾晒、分选,庞大的数字终于尘埃落定:

优级麦种:187.86万斤,占比31%

良级麦种:375.72万斤,占比62%

一级食用麦:42.42万斤,占比7%

总计入库:606万斤

如此天量的粮食,村中原有的粮仓连零头都装不下。

但林家村早有准备。

当最后一袋系着红布条的优级麦种,被保安团士兵踏着沉重的步伐,抬进那座处于村中鹰首岩山腹中的粮仓时,厚重的铁门缓缓合拢,落锁声清脆,却仿佛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

除了优级的小麦,后续用于交换的良级和一级小麦将会藏在村中原粮仓(现为中转仓库)。

但现在这些粮仓满了!

不,是几乎要溢出来了!

林砚站在粮仓外的高处,看着晒场上依旧堆积如山的麻袋(大部分是良种和一级麦),又望向远处已经变得空旷、只剩下整齐麦茬的万顷良田。

风吹起他额前的碎发,他微微眯起了眼。

少年脚边,体型已颇为可观的豹子刺客似乎感知到什么,喉间发出一声低沉的呼噜。

粮食,多得超出了粮仓的容量。这甜蜜的烦恼,该如何处置?

-----------------

四月底的晋南,天光亮的早。

但这一天,许多人天不亮就醒了,或者说,一夜未眠。

无数双眼睛,从四面八方,聚焦于那片即将开镰的、创造了无数传说的麦田。

赵家庄,钱家庄,苏家庄,所有签了对赌协议的地块周围,早已人山人海。

田埂上、土坡上、甚至附近的大树杈上,都挤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贩夫走卒、乡绅地主、城里来的好奇者、拖家带口只为一睹奇观的农民,晋城县仿佛一半的人都涌到了这里。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近乎沸腾的躁动和期待。

太阳终于跃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洒向大地,将那一片片深绿泛金的麦田映照得如同铺满了黄金。

就在这时,通往麦田的土路上,传来了整齐而有力的脚步声。

一队穿着草绿色制服、背着汉阳造步枪的士兵,在班长孙长河的带领下,小跑着进入现场。

他们神色肃穆,动作干练,迅速在麦田边缘拉起了警戒线,将亢奋的人群隔离在外。

“退后!都退后!看好自家娃娃,别踩了庄稼!”士兵们大声维持着秩序。

他们的出现,像是一盆冷水,稍稍压下了现场的躁热,却也更加凸显了今日之事的不同寻常。

这是苏承勇派来维持秩序、保障收割顺利的治安队。

紧接着,更多的动静传来。

一辆辆马拉的大车、独轮车被佃户们推着、赶着,聚集到地头。

磨得锃亮的镰刀被分发到每一个即将下地的佃户手中。

领航者的农技员们,林庆丰、林满仓、林振土…全都到了地头,做着最后的检查和叮嘱。

赵老蔫接过镰刀,手心全是汗。

他看了一眼身边同样紧张的伙计们,又望了望远处那些治安队士兵和黑压压的围观人群,最后目光落回到眼前这片沉默的、等待收割的麦田上。

心跳得如同擂鼓。

“开镰——”

不知是谁,用尽全身力气喊了一嗓子,声音因为激动而劈了叉。

这一声,如同号令。

赵老蔫猛地吸了一口气,弯下腰,挥出了第一镰!

唰!

沉甸甸的麦秆应声而断,那手感,扎实得让他心头一颤。

紧接着,无数把镰刀同时挥下!

唰!唰!唰!

割麦的声音如同骤雨,瞬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