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晋长公路通车(3 / 3)

加入书签

利地开具盖有“晋长公路管理所”红印的票据,一式两份,一份交给司机,一份留存。

同时高喊:“晋城至本站,壹车,收洋贰角叁分!”另一名收费员迅速记录在册。

拦车杆抬起。

整个过程不到两分钟。

后续的晋城骡马大车、客运马车以及长治的车辆,均按不同类型(载货/载客)、不同轴数/马匹数,依据张贴的详细费率表缴费通过。

收费员动作熟练,算账飞快,显然经过专门培训。

偶尔有车夫试图讨价还价或抱怨几句,但在明确的公示费率和后面等待车队的催促下,也都迅速缴费通过。

文翰注意到,收费亭旁还站着两名持枪的晋城路警,维持着秩序,也震慑着可能的滋扰。

通车首日,并非所有车辆都跑完全程。

但仅从晋城入口至第一个收费站这十五华里路段,从上午十时通车至下午五时封路(新路养护规定),收费站的记录簿上便留下了清晰的印记:

通行车辆总计:187辆次。

其中:重型蒸汽卡车22辆次

骡马大车(载货)85辆次

客运马车35辆次

其他(独轮车、行人牲口群按折算单位计)45辆次

首日通行费收入:大洋壹佰零伍元肆角整。

平均通过时间(晋城入口至第一收费亭):骡马大车约40分钟(以往土路需近2小时),蒸汽卡车仅需约25分钟。效率提升显著。

这仅仅是一个收费站、一段路、一天的数据。

它像一个有力的心跳,预示着这条商业动脉的巨大潜力。

消息传回典礼现场,更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晋城的商人们已经开始盘算着利用这条路将潞绸、铁器更快地运往省城;长治的士绅则想着如何将粮食、山货更便捷地输入晋城乃至更远的市场。

林永年与苏婉贞站在观礼人群中,望着那延伸向远方的青灰色大道和逐渐消失在烟尘中的车队,脸上带着由衷的笑意和期许。

棋盘提醒:“棋主完胜一局,气运相生。气运+101429!棋主的气运达到:122451(21022

+101429)

(《晋阳时报》翌日头版标题:水泥巨龙贯太行晋长公路首日通商旅争驰效率显首站收费逾百元副标题:本报记者随车亲历平稳疾驰告别颠簸晋城主倡功业成上党盆地迎新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