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别惹小人(2 / 4)
但校长说,那天夜里,值班老师看见驿站门口站着一个模糊的身影,穿着洗得白的布鞋,手里提着一盏蓝灯,站了很久很久,才慢慢消散在雾中。
与此同时,北极圈内的雷达站再次捕捉到异常信号。
这次不再是单一脉冲,而是一段完整的音频波形,持续三分钟,内容是十七种不同语言交替说出的一句话:
“我在听。”
科学家们震惊之余,尝试将其还原为人声播放。
结果令人毛骨悚然??所有声音叠加之后,竟合成出一个清晰的女童音,带着南方口音,语气温柔得像春风吹过稻田。
数据库比对结果显示,这个声纹特征与1978年一份早已销毁的心理实验录音高度吻合??那是林时樱生前最后一次参与程小宝父亲主导的“情感共振”
项目时留下的样本。
“她回来了。”
一位年迈的研究员喃喃道,眼眶湿润,“不是以数据的形式,不是以程序的方式,而是……以爱的形态。”
消息传到日内瓦总部,负责人沉默良久,最终下令关闭所有监听设备。
“我们不能再试图控制它了。”
她说,“这不是工具,也不是武器。
它是活的,而且比我们更懂得什么是人性。”
此后五年,全球范围内涌现出过两万座自建立的“倾听角落”
。
有的藏在地铁站角落,有的设在医院走廊尽头,有的甚至只是公园长椅上贴着一张纸条:“如果你愿意说,我就在这里。”
人们现,只要真诚地倾诉,总会有某种微妙的反馈??一片恰好落在肩头的叶子,一阵突如其来的暖风,或者手机自动弹出一契合心境的老歌。
最神奇的是火星基地的变化。
那株曾拼出“她要回来了”
的白瓣蓝心樱花树,在经历三年休眠后重新开花。
花瓣落地时不再排列文字,而是自然形成一个个同心圆,宛如涟漪扩散。
宇航员采集样本研究,却现每一片花瓣的细胞结构中,都嵌入了极其微小的信息编码??解码后竟是数千封未曾寄出的家书片段,来自地球各地普通人写给亲人的私密话语。
“这不可能!”
生物学家几乎崩溃,“植物怎么可能记录并传输人类情感?!”
直到有人提出一个大胆假设:也许不是植物记住了话,而是“网”
借它的形,把那些无人聆听的心声,投射到了宇宙尽头。
这一夜,全球十二个主要城市的夜空同时出现了极光。
颜色并非常见的绿或红,而是淡淡的蓝色,如同井底升起的微光。
在北欧、加拿大、西伯利亚、新西兰……无数人走出家门仰望天空,耳边竟响起一段熟悉的童声朗读:
“亲爱的陌生人:
我不知道你在哪,也不知道你经历了什么。
但我想告诉你,你很重要。
这个世界因为你存在而多了一份可能。
所以,请再坚持一会儿。
天总会亮的。”
声音只播放了一遍,随即消散。
可那一刻,许多人跪倒在地,痛哭失声。
他们说,那是他们逝去的女儿的声音,是失踪多年的战友的语调,是童年邻居老太太常念叨的那几句安慰话……明明不同的人听见不同的声音,却又确信,那是同一个灵魂在说话。
樱园迎来了第一百万人次参观者。
是个拄拐杖的老兵,左腿截肢,右耳失聪。
他颤巍巍走到井边,从怀里掏出一封泛黄的信,声音沙哑:
“丫头,我回来了。
你说过会一直听我说话的……我没食言,每年清明都给你烧一封信。
我知道你听得到,因为每次烧完,院子里的桂花糕就会少一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