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系统的局限性:无法对抗“自愿”(1 / 2)

加入书签

夜色深沉,林眠却没有丝毫睡意。他靠在熟悉的懒人沙发上,闭着眼睛,看似在休息,意识却沉浸在与【睡眠系统】的无声交流中。

赵乾那套OKR结合末位淘汰的“合法阳谋”,像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公司内部悄然收紧。他看穿了其本质,但如何破解,却是一个比对抗明显违法行为更复杂的难题。他试图向【睡眠系统】寻求策略指引,将目前面临的困境——系统性精神压迫、利用规则漏洞的绩效管理、员工“自愿”内卷等核心特征——在意识中清晰地勾勒出来,期待着系统能像之前提供法律知识库一样,给出一个精准的解决方案或升级新的模块。

然而,这一次,【睡眠系统】的回应却与以往不同。

没有涌现出新的知识流,没有解锁未知的功能,只有一段冷静到近乎漠然的提示信息,如同冰冷的代码,直接投射在他的意识层面:

【分析宿主所处情境……】

【判定:冲突类型已由‘显性权益侵害’转为‘系统性精神压迫及规则滥用’。】

【核心矛盾:个体在组织压力及生存焦虑下,‘自愿’放弃部分法定权利(如休息权),以换取绩效安全或职业发展。】

【系统评估:】

【1.法律手段适用性:有限。目标行为(设定高难度OKR、末位淘汰)本身处于企业管理自主权边界,难以直接认定为违法。员工‘自愿’加班行为,缺乏强制证据,法律干预空间狭窄。】

【2.【法律知识库】效能:主要针对明确违法行为提供法理支持及应对策略。对当前情境下的精神压迫及规则博弈,提供间接参考,无法直接破解。】

【3.【睡眠系统】核心功能边界:系统旨在保障宿主生理休息质量,优化基于休息的灵感获取效率,及提供应对明确外部侵害的知识支持。无法直接干预宿主或他人基于复杂心理、社会压力做出的‘自愿’行为选择。】

【结论:当前挑战超出系统直接解决范畴。应对策略需依赖宿主自身智慧、影响力及对组织生态的长期塑造。】

提示信息缓缓消散,脑海重归寂静。

林眠睁开了眼睛,眸子里没有失望,只有一种深沉的了然。

系统的回应,印证了他之前的判断。

法律的武器,有其明确的射程。它能精准打击那些越界的、白纸黑字的违法行为,比如强制加班、克扣工资。但对于这种游走在灰色地带,利用人性弱点和管理“艺术”构建起来的系统性压迫,法律往往显得鞭长莫及。

【睡眠系统】也并非万能。它更像是一个强大的辅助工具,能提供信息、保障基础、激发灵感,但它无法代替他去进行复杂的人际博弈,无法扭转根深蒂固的企业文化,更无法强迫那些在恐惧中选择“自愿”的人站起来反抗。

系统的局限性,在此刻暴露无遗。

它无法对抗“自愿”。

当加班成为一种“你不干有人干”的生存竞赛,当休息被视为“不够奋斗”的原罪,当拒绝不合理要求可能意味着被“优化”出局时,很多人在权衡利弊后,会“自愿”地选择那条更艰难、更透支的道路。这种“自愿”,是压力下的扭曲选择,但它确实发生了。

赵乾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他不再挥舞着鞭子驱赶,而是设置了一个充满诱惑(高绩效)和威胁(末位淘汰)的竞技场,让员工们自己主动跑起来,甚至互相竞争,直到筋疲力尽。

面对这样的局面,硬碰硬的法律对抗效果有限。劳动监察大队无法因为公司设定了高目标就上门处罚,也无法阻止员工“自愿”加班到深夜。

这更像是一场关于人心、关于文化、关于管理理念的持久战。

林眠缓缓坐直身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沙发的扶手。

系统的提示,与其说是无能为力,不如说是指明了一个新的方向—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