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团队成员的兴奋与创造力迸(2 / 2)
注入的api,绕过杀软可能没问题!
【代码片段】”
“ui设计草图v3版来了!
这次加了夜间模式和自定义语音包功能(纯属脑洞)!
【图片】【图片】”
没有人强制要求他们看论文、做测试、搞创新。
一切都是自的。
因为感兴趣,因为觉得“好玩”
,因为想把这个共同的“玩具”
打造得更完美。
他们主动去啃艰深的技术文档,去研究晦涩的系统底层原理,去尝试那些在正式项目中因为“风险高”
、“时间紧”
而被搁置的技术方案。
甚至出现了跨领域的奇妙融合。
一个后端开的同学,因为对李思雨设计的“管家”
动画效果感兴趣,主动去研究了一下前端动画引擎,居然提出了一种可以极大降低cpu占用的渲染方案,让李思雨惊喜不已。
这种打破壁垒的交流与合作,在严格分工、各司其职的正式项目里是很少见的。
林眠的办公室则成了“技术急诊室”
和“灵感碰撞中心”
。
经常有团队成员拿着遇到的技术难题或者突奇想的点子跑进来。
“老大,这个预测模型的准确率到了瓶颈,怎么都提不上去了,你有什么思路吗?”
“眠哥,我有个疯狂的想法,你说咱们这个‘管家’,能不能顺便把其他常用软件也优化一下?比如浏览器标签切换、大型ide加载……”
“林总监,你看这个开源库,它的异步处理机制是不是可以借鉴到我们的网络传输模块里?”
林眠很少直接给出答案。
他更多的是倾听,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自己思考。
“瓶颈在哪里?是特征数据不够,还是模型本身的问题?”
“扩展优化范围……这个想法很有意思,但复杂度会指数级上升,你觉得我们现阶段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那个开源库的机制确实巧妙,但引入它会不会带来新的依赖和兼容性问题?权衡点在哪里?”
在这种引导式的交流中,团队成员们往往自己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或者激出新的解决思路。
他们带着困惑进来,带着清晰的思考甚至兴奋的灵感离开。
整个团队仿佛被注入了一种神奇的活力。
上班不再是背负着任务的煎熬,而是变成了一场充满未知和惊喜的探索之旅。
每个人的脸上都多了种光彩,那种因创造和掌控而带来的满足感,是任何物质奖励都无法替代的。
他们加班的时间反而更少了,因为工作效率奇高,而且每个人都懂得主动调节节奏,保证精力充沛。
但他们的产出和质量,却远以往。
一种良性循环形成了:因为“好玩”
而投入->投入带来创造力和高效率->高效率和创造性成果带来巨大的成就感->成就感进一步强化了“好玩”
和投入的意愿。
这个名为“丝滑管家”
的“玩具”
,像一块神奇的磁石,将团队每个人的潜能、热情和智慧紧紧地吸附、凝聚在一起,迸出令人惊叹的能量。
就连偶尔路过他们办公区的其他部门同事,都能感受到那种不同寻常的氛围——一种松弛中带着高度专注,轻松里透着蓬勃生机的奇特混合体。
有人好奇,有人不解,也有人……隐隐羡慕。
而这一切,都源于林眠那个看似随意抛出的、“睡出来”
的构想,以及他敢于将构想作为“玩具”
交给团队去自由探索的信任与魄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