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特派员的困惑与报告(1 / 3)

加入书签

夜色渐深,城市换上了霓虹编织的晚装。

顾璇下榻的酒店房间里,只亮着一盏书桌前的阅读灯,在光滑的桌面上投下一圈明亮而孤独的光晕。

她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亮着,显示着一份打开的文档,标题是《关于“卷王之王”

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林眠及其团队的初步观察报告》。

她的指尖悬在键盘上方,久久没有落下。

房间里极其安静,只有中央空调系统出极其轻微的运行声,反而更衬得这份寂静有些沉重。

顾璇的眉头微蹙着,那双平日里锐利如扫描仪的眼睛,此刻却蒙上了一层罕见的迷茫与深思。

白天在公司的所见所闻,如同电影画面般一帧帧在她脑海中回放。

林眠那近乎“任性”

地维护午休时间的姿态;那场让她目瞪口呆、整齐划一到诡异的集体午睡;那些冰冷、客观却又漂亮得不像话的绩效数据;团队成员访谈时眼中自然流露的认同与松弛;以及林眠本人那种由内而外、不受外界评判影响的平静与笃定……

这一切,都像是一块块形状奇特的拼图,她试图用自己熟练掌握的那些管理学理论——流程再造、敏捷开、激励机制、组织行为学——去拼凑出一个合理的图像,却现总是对不上榫卯。

流程再造?他们确实精简,但核心似乎不在于流程本身,而在于一种近乎偏执的“目标聚焦”

和“拒绝内耗”

敏捷开?他们迭代很快,但那种快,似乎并非源于高频的会议和压力,反而带着一种从容不迫的节奏感。

激励机制?她没看到常见的奖金、晋升承诺(虽然林眠本人就是破格晋升的范例),团队成员提到的更多是“自主性”

、“责任感”

和“不被无意义事务打扰”

的自由。

组织行为学?集体午睡这种行为,在任何一本教科书里,恐怕都会被归为需要纠正的“非正式组织”

的负面表现,但在这里,它似乎成了提升下午工作效率的“正式仪式”

最让她感到无力的,是林眠这个人。

他看起来并不像那些常见的、充满个人魅力或压迫感的强势领导者。

他话不多,情绪稳定得像深海,甚至有些过于平淡。

但他做出的每一个决策,推行的每一项措施,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内在的逻辑自洽。

他仿佛建立了一个只属于他自己,并且被他团队完全接受的“场”

,在这个“场”

里,传统的规则和评判标准似乎都失效了。

他用最直接的方式——数据和结果,构建了一道坚固的壁垒。

让所有外部的质疑,在这道壁垒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顾璇的指尖终于落下,在键盘上敲击起来。

她习惯于用最精炼、最客观的语言撰写报告,但此刻,她却感到词句的匮乏。

她如实记录了团队惊人的绩效数据:项目完成率、缩短的交付周期、低的错误率、近乎为零的无效加班时长。

她描述了团队独特的工作模式:高度聚焦、充分授权、对休息质量的极致追求(包括那个她至今无法完全理解的午睡)。

她转述了团队成员积极正面的反馈,强调了这种模式带来的高敬业度和低耗竭感。

然后,写到了最关键的部分——对林眠及其管理模式的分析与评估。

她的手指再次停顿。

该如何定义他?

她删掉了最初打下的“基于数据驱动的敏捷管理优化者”

,觉得这不足以概括那种微妙的“场”

她又删掉了“通过营造独特团队文化实现高效能的魅力型领导”

,林眠显然没什么刻意展现的“魅力”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