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全球桑蚕 山海共织团圆章(3 / 4)
带乌蒙山的桑葚酒,还有文化节的照片和视频。”
第二天清晨,苏尔玛一行人带着参展物资,坐上了前往乌蒙山的飞机。飞机穿过云层时,卡米拉看着窗外的雪山,心里满是激动:“这是我第一次离开安第斯,不知道乌蒙山的桑园是什么样子,会不会也有这么多紫茉莉?”
风澈笑着拿出韩轻舞寄来的桑园照片:“乌蒙山的桑园比咱们的大,春天的时候会开满桑葚花,还有专门的桑叶茶加工厂,咱们这次还能学习他们的桑叶茶制作技术,回来后也在合作社建一个。”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和车程,他们终于抵达了乌蒙山的“全球桑蚕文化节”会场。韩轻舞早就等在门口,手里捧着热腾腾的桑葚茶:“一路辛苦了,快喝杯茶暖暖身子。咱们的‘跨山越海桑蚕馆’已经布置好了,就等你们的展品了。”
走进会场,苏尔玛一行人立刻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各个国家的展区都布置得独具特色,日本的蚕丝和服、印度的手工织锦、意大利的羊毛丝绸混纺制品,还有乌蒙山的云丝围巾,琳琅满目。“跨山越海桑蚕馆”位于会场中央,展区的背景墙是一幅巨大的“山海共舞图”,左边是安第斯的雪峰,右边是乌蒙山的桑园,中间用桑丝织成的丝路连接。
他们赶紧把“双丝混纺”织锦样品挂在展示架上,把“云蜜桑”幼苗放在恒温展示柜里,还在展区中央摆上了织机,准备进行染织技艺演示。卡米拉负责调试视频设备,把克丘亚染织技艺的视频循环播放;迭戈则和韩轻舞一起,整理合作社的发展相册,放在展示台供游客观看。
文化节开幕当天,会场里挤满了人。“跨山越海桑蚕馆”前更是围满了游客,大家都被“双丝混纺”织锦吸引了。一位来自意大利的时尚设计师玛利亚,拿起一条“山海共舞图”围巾,放在灯光下仔细观察:“这丝线的质感太特别了,既有东方丝绸的细腻,又有安第斯羊毛的温暖,我想和你们合作,把这种织锦用在明年的秋冬系列里。”
苏尔玛坐在织机前,现场演示织锦技艺。她的手指在丝线间穿梭,很快就织出了一小段“山海共舞图”的丝路部分,游客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还有人询问是否能学习这种织法。“我们合作社有专门的染织培训班,欢迎大家去安第斯高原学习,也可以通过线上课程学习基础织法。”苏尔玛笑着回答,还把合作社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感兴趣的游客。
露西娅奶奶和乔瓦尼也来到了会场,露西娅手里拿着一本新整理的“全球桑蚕技艺图谱”,里面收录了克丘亚的染织技艺、乌蒙山的养蚕技术,还有其他国家的桑蚕文化:“我把咱们的技艺都收录进去了,以后全世界的桑蚕从业者都能参考学习。乔瓦尼的纪录片也更新了,加了你们合作社的新故事,现在正在会场的大屏幕上播放呢。”
乔瓦尼指着大屏幕,上面正播放着“丝路桑园”的画面:村民们在桑园里采摘桑叶,女人们在染织房里织锦,孩子们在温室里观察桑苗,还有“希望之树”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我要让更多人看到,桑蚕文化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连接世界的力量。”
文化节期间,合作社还举办了一场“克丘亚染织技艺工作坊”,苏尔玛和卡米拉教游客们如何用紫茉莉染丝、如何织简单的骆马图案。一位来自美国的游客艾米,跟着卡米拉学了一下午,终于织出了一个小小的骆马挂饰:“太有成就感了!我要把这个挂饰带回家,告诉我的家人,我在乌蒙山学会了安第斯的染织技艺。”
闭幕式当天,“跨山越海桑蚕馆”获得了“最佳文化传承展区”奖,合作社的“双丝混纺”织锦也被评为“年度最具创意桑蚕产品”。颁奖时,苏尔玛站在台上,手里拿着奖杯,眼里满是激动:“这个奖属于所有为桑蚕文化传承努力的人,属于安第斯高原的村民,属于乌蒙山的伙伴,也属于全世界热爱桑蚕文化的人。未来,我们会继续携手,让桑蚕文化跨越更多山海,连接更多心灵。”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