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春满丝路:桑蚕研学与山海新约(3 / 4)

加入书签

纸把晒干的桑叶和桑葚干包起来,再用彩绳系好,上面还写上自己的名字。路易把茶包放进书包里,认真地说:“我要把这个茶包带给奶奶,告诉她我在安第斯学会了做桑叶茶。”

    研学的最后一天,合作社为孩子们举办了一场“桑蚕文化小展览”。每个孩子都展示了自己这几天的成果:有的展示了自己染的桑丝,有的展示了织的小挂饰,还有的展示了做的茶包。晓晓展示了她和卡米拉一起织的“小骆马挂饰”,挂饰上的骆马用浅紫的桑丝织成,眼睛用黑色的羊毛点缀,可爱极了。“我要把这个挂饰带回家,挂在我的书桌上,每天都能想起在安第斯的日子。”

    离别时,孩子们都舍不得离开。晓晓拉着卡米拉的手,塞给她一张画:“这是我画的‘丝路桑园’,有你,有苏尔玛奶奶,还有我摘桑叶的样子,我会给你寄信的。”路易则给苏尔玛送了一张他家乡的照片:“这是法国的葡萄园,等你去法国,我请你吃葡萄。”

    送走研学团后,苏尔玛坐在织机前,看着孩子们留下的成果,心里暖暖的。“这些孩子就像小小的桑苗,带着桑蚕文化的种子,回到自己的国家,以后会把这些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就在这时,迭戈拿着一份快递跑进来,是欧洲“自然生活”品牌寄来的——他们收到了合作社之前寄的“亲子款”围巾,非常满意,还想增加一个“研学纪念款”系列,用孩子们在研学期间画的图案做设计,销往全球。“他们说要和咱们长期合作,还想邀请孩子们当‘桑蚕文化小使者’,在产品包装上印上他们的画和名字。”

    苏尔玛接过快递里的设计稿,上面印着晓晓画的“丝路桑园”、路易画的“骆马与桑苗”,还有其他孩子画的图案,充满了童真和创意。“太好了!咱们要把孩子们的画好好整理,和品牌一起设计出最美的围巾,让更多人看到孩子们眼中的桑蚕文化。”

    与此同时,露西娅奶奶的“全球桑蚕技艺图谱”也出版了。她寄来一本签名版,里面收录了合作社的染织技艺、桑苗培育方法,还有研学期间孩子们的照片和作品。“这本书在欧洲和美洲都很受欢迎,很多桑蚕机构都用来当教材,还有出版社想翻译成更多语言,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学习桑蚕技艺。”露西娅在信里写道,还说她计划明年春天来安第斯,看看新的桑园和桑叶茶加工厂。

    接下来的几个月,合作社的发展越来越顺利。桑叶茶加工厂每个月能生产五百斤桑叶茶,除了供应国内市场,还出口到欧洲和美洲;“研学纪念款”围巾订单不断,孩子们的画成了最受欢迎的设计;线上染织课程也正式上线,每周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学员报名学习,卡米拉还成了线上课程的老师,用视频给学员们演示染织技艺。

    夏天来临的时候,“云蜜桑”迎来了第一次大规模采摘。桑园里的叶片长得肥厚,边缘泛着蜜色的光泽,村民们都忙着采摘,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苏尔玛站在桑园中央,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了丈夫当年种桑的样子——那时候桑园只有几亩,如今却扩展到了八十亩,还连接起了全世界的桑蚕爱好者。

    “外婆,你看!这是韩轻舞姐寄来的乌蒙山桑葚酒,说要和咱们的桑叶茶搭配着卖,叫‘山海双味’组合。”卡米拉举着个陶坛跑过来,陶坛上印着“乌蒙山”和“安第斯”的字样,还有交织的桑枝图案。

    苏尔玛接过陶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