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4多瑙河畔桑色新(4 / 5)

加入书签

染液配方,在鼠尾草染液里加入少量蜂蜜和醋:“蜂蜜能让染料更好地附着在丝线上,醋能调节酸碱度,让颜色更均匀。”阿琳则按照埃琳娜的方法,调整织机的经线张力,把经线拉得更紧,再用木梭慢慢穿梭。

    当阿琳把改良后的丝线放进织机,随着木梭来回穿梭,一幅新的彩织渐渐成型——底色是米白色的桑麻混纺,上面用靛蓝色织出多瑙河的波浪纹,用赭石色织出向日葵图案,边缘还织着矢车菊和桑苗的图案,蓝丝的加入让波浪纹泛着淡淡的光泽,像河水在阳光下流动。

    “这是……多瑙河蓝纹彩织!”莉娜凑过来看,眼睛都亮了,“我要学!织成彩织卖给游客,肯定比开卡车好!”

    埃琳娜摸着织锦上的波浪纹,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看到彩织变出新花样,这手艺,终于有传人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阿琳和卢卡跟着埃琳娜改良技艺:他们用蜂蜜和醋改良植物染,让颜色更均匀持久;用电动马达改装织机,提高织锦效率;还把伏伊伏丁那的麦田、多瑙河的渔船、桑园的景象都织进彩织里,让彩织更有地域特色。当他们把第一块“多瑙河蓝纹彩织”拿到诺维萨德的集市上时,立刻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这织锦多少钱?我要给维也纳的女儿当嫁妆!”一位来自奥地利的老妇人举着欧元喊道,“我年轻时在布达佩斯见过这种彩织,没想到现在还能见到!”

    一位来自德国的手工品商人更是当场定下了两百块的订单:“我们要把这种彩织放在柏林的手工品店里,肯定能吸引很多顾客!”

    马尔科看着被抢购的彩织,拉着埃琳娜的手说:“外婆,我不去贝尔格莱德开卡车了,我要跟着您学彩织和桑苗培育,以后把咱们的桑蚕产业做大!”

    产业活化方面也传来了好消息。阿米特联系了多瑙河沿岸的十家生态农场,建立了“桑苗供应基地”,把“多瑙河抗旱蜜桑”推广到匈牙利、克罗地亚等国家;他还在诺维萨德建了“巴尔干桑蚕技艺中心”,中心里设置了桑苗培育区、染料制作区、织锦体验区,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学习。

    扎菲拉则联合土耳其、希腊的染料匠人,成立了“地中海植物染联盟”,定期在技艺中心举办染料制作培训班,教大家用本地植物制作天然染料。“以后我们再也不用买化学染料了,用自己种的植物就能染出漂亮的颜色。”扎菲拉拿着一瓶用矢车菊染成的蓝色染料,笑着说。

    一个月后,伏伊伏丁那的桑园迎来了丰收。守苗爷爷培育的“多瑙河抗旱蜜桑”长得郁郁葱葱,桑叶肥厚,带着淡淡的蜜香,蚕宝宝吃了桑叶,吐出的蚕丝既有本地桑丝的韧性,又有紫纹蜜桑的光泽,被称为“多瑙河蜜丝”。用这种蚕丝织成的多瑙河蓝纹彩织,颜色持久,手感柔软,很快就成了欧洲手工品市场的抢手货。

    埃琳娜的眼睛经过治疗,视力好了很多,她决定举办一场“潘诺尼亚桑蚕文化节”,邀请多瑙河沿岸的国家和全球丝路桑蚕联盟的成员参加。节日当天,木屋旁的桑园里张灯结彩,到处挂满了多瑙河蓝纹彩织和桑蚕灯笼,彩织上的多瑙河波浪纹在阳光下泛着蓝光,像真的河水在流动。

    埃琳娜带着莉娜、马尔科和十几个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