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这就是天朝!(2 / 4)

加入书签

篈更是感觉全身的毛孔都颤抖起来。

看着报纸就这样自动印刷出来,这是何等的伟力啊!

这么比起来,朝鲜还在使用的雕版印刷,简直就像是在茹毛饮血一样!

而听到张毕汇报,这座印书馆一天印刷的报纸数量,许篈更是惊掉下巴。

光是京师一地的报纸发行人数,怕是比整个朝鲜国识字的人口都要多了!

等参观完后,许篈用对待老师的态度来对待苏泽。

他又和苏泽交流起了办报中遇到的困难,他说道:

“学生在朝鲜办报,最大问题就是识汉字的人太少了。”

苏泽点头,近代报纸是伴随着大众教育才出现的,没有足够的识字人口,是没办法支撑一家报馆的。

而明代中期正好就是这样一个市井文学井喷的时期,这个时候大明的识字率是遥遥领先全世界的,南北二京更是有庞大的识字市民。

苏泽也是从识字人口最多的京师开始办报,然后才开始向其他地区普及。

就是这样,也只能覆盖省会城市和经济发达的市镇,很多城市送报纸过去卖都是亏本的。

而许篈看到的庞大发行量,只不过是大明庞大的人口堆出来的罢了。

许篈抱怨说道:

“要说这件事,也都是训民正音的遗祸!”

许篈猛然想起两人都是大明的士大夫,他解释说道:

“两位大人不知道,我们朝鲜原本都是说汉话,写汉字的。”

“但是在世宗大王在位期间,创立了训民正音,还以御制强行推广,当时的儒臣就反对,‘去汉字同夷狄’,可最后还是被强推了。”

许篈愤恨的说道:“如今两班大臣中,竟然有不会汉字汉文的还敢舔着脸跻身于朝堂上,前些日子还有官员上书大王,请求用训民正音来举行朝鲜科举,也亏着这次儒臣反对激烈才作罢。”

许篈对着苏泽说道:

“苏公,请您上书陛下,禁了训民正音,让朝鲜君民能重沐王化!”

苏泽无语的看着许篈。

苏泽才想起来,训民正音,就是现代朝鲜语的起源。

这种创立自己的语言,其实也是国家意识觉醒的产物。

当然,朝鲜这种并不是近代意义上的民族主义国家,而是朝鲜上层也意识到了,不愿意被强大汉文化同化,在文化上的反击。

在苏泽穿越前的时空,这一点似乎成功了,无论南北都实现了去汉字化,叫了千年的汉城改名首尔,就是从十五世纪以来,朝鲜谋求去汉字化的最后一步。

但是在这个时代,朝鲜的统治者还在小心翼翼的推动。

这倒不是大明霸道干涉,而是朝鲜内部就反对。

朝鲜的知识阶层,比如许篈这样的士大夫,是汉化相当彻底的。

他们从小就读诵四书五经,朝鲜的科举是用汉语的,公文也都是汉语,训民正音已经创立一百多年,但是在朝鲜士大夫眼里,那就是乡野粗鄙农夫用的语言,如果在正式场合使用,是绝对要被人嘲笑的。

但是许篈的方法,还真的不行。

因为作为官方语言的文言文,别说是朝鲜人学起来困难,就是大明百姓学起来也困难。

官员的奏疏,书信,普通大明老百姓也未必能看懂。

而科举考试的经文,那就是天书一样了。

这在语言学上,叫做书文分离,也就是书面语太过于古老,已经和不断发展的口语产生了分离,从先秦传承至今的文言文,和普通百姓所说的口语,其实已经是两个语言了。

而几乎所有近现代国家,都会进行官方语言改革,而大部分改革都是从白话文运动,也就是口语化运动开始,近代中国也不例外。

其实这个进程在明代已经开始了,时下流行的话本小说,包括《西游记》这类的小说,用的也都是口语化的用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