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炊烟再起(3 / 5)
怀里抱着个陶罐,跑起来一颠一颠的,罐口的布巾都掉了。
“桑大哥快看!“赵勇扯开粗嘎的嗓子,左胳膊还吊在脖子上——上次炸粮仓时被气浪掀翻,摔断了锁骨。
“苏远叔教咱腌的梅子!“
他献宝似的揭开陶罐,酸气混着酒香扑面而来:“他说这酸梅汤喝了能解乏,给伤号们泡水喝正好!“
阿木踮着脚往桑明川手里塞梅子,掌心还沾着没洗干净的草木灰。
陶罐里的梅子紫得发黑,上面还沾着几粒没去净的梅核。
桑明川捏起一颗放进嘴里,酸得腮帮子直抽抽,眼角却湿了——这味道让他想起好几辈子前老母亲腌的酸菜。
“好小子!“
他拍了拍赵勇的后脑勺:“苏远那家伙总算办了件正经事。“
远处传来李三叔的吆喝声,老铁匠正把最后一块只剩一半的燕军甲片敲成犁头,叮当声里,阿桃带着女孩子们唱起了新学的歌谣:“种好田,打好铁,汉人骨头比金坚......“
到了亥时,桑明川在油灯下翻账本,泛黄的纸页上记着“陈留县存粮三百石““伤号七十七名“,墨迹旁还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稻草人——那是阿木白天硬要他画的。
忽然听见窗外传来窸窸窣窣的响动,他吹灭油灯摸到窗边,看见月光下,陈默正带着三个年轻人扎稻草人,草人的胳膊是用燕军的断矛做的,脑袋上还扣着顶破头盔。
“要把草人胳膊扎高点。“
哑奴阿福突然比划起来,他用残存的三根手指指着田埂,又做了个鸟雀啄食的动作——这个上个月才从燕军手里逃回来的少年,此刻正认真地给草人系上红布条。
月光像层薄霜洒在陈默佝偻的背上,他正用麻绳给稻草人捆扎“胳膊“,断矛做的手臂在风里轻轻摇晃。
“扎紧点.......“
他慢悠悠地说:“去年就是雀子把谷种啄了,害的弟兄们啃了半个月树皮。“
十八岁的春杏忽然笑出声,她手里的草人脑袋歪到了一边:“陈叔,这草人咋跟燕军一个德性,歪脖子瞪眼的?“
陈默也笑了,空荡荡的袖管在月光里飘:“等开春结了新麦,让它们也尝尝咱汉人的粮食——比他们抢来的甜。“
院角的蟋蟀又叫了起来,和着年轻人的笑声,在夜里传得老远。
桑明川靠在门框上,忽然觉得眼眶发热——没有刀光剑影,只有月光、笑语,还有田埂上那些戴着破头盔的稻草人。
他转身回屋,在账本上添了几笔:“明日种两亩油菜,五亩粟米!“
末了又画了个小小的笑脸,旁边注着:“阿木说要给稻草人做件花衣裳。“
夜风从窗棂钻进来,带着麦种的清香,他仿佛已经看见明年春天,金灿灿的油菜花海里,孩子们追着蝴蝶跑,稻草人戴着红布条,在风里轻轻摇晃。
惊蛰刚过,一场夜雨落得缠绵悱恻,淅淅沥沥的雨丝裹着泥土腥气,把陈留县外的田埂润得软软的。
桑明川披着油布蓑衣在地里转,蓑衣下摆还滴着水,在青石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
脚下的泥裹着顶破地皮的草芽,踩上去咯吱响,惊起几只躲雨的蝼蛄。
石敢跟在后面,裤脚卷到膝盖,露出被蚂蟥叮出的血痕,手里拎着竹筐晃悠——筐底铺着松针,刚发芽的薯种白胖的芽尖顶着点红,像一群蜷着的胖娃娃。
“阿木娘说这叫'金芽薯'!“
他忽然开口,声音被雨声泡得发闷:“去年在济阳逃难时见过,苗儿能长到一人高。“
“这玩意儿真能长?”
石敢蹲下身,粗糙的手掌托着薯种转了两圈,指腹摩挲着芽尖的绒毛,戳了戳薯种:“看着跟咱平时吃的红薯不一样啊——表皮光溜得像抹了油,倒像是庙里的玉如意。”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