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5章 莫道冥途多厉鬼,专迎此獠共噬吞(6 / 8)
,殿外很快传来整齐的马蹄声——那是前往魏府抄家的铁骑,蹄声震得宫墙都在微颤。
萧桓又看向站在文官前列的肃奸司主事周伯衡——此人曾因弹劾魏进忠被打落两颗门牙,此刻说话仍带着些许漏风,却字字铿锵。“周伯衡,你率肃奸司全员,即刻接管理刑院诏狱,将所有被魏党关押的冤犯逐一提审,核实罪状后尽数释放。同时清查魏党党羽名录,凡涉案者,无论官职高低、是否在朝,一律抓捕归案!”
“臣领旨!”周伯衡躬身领命时,腰间的肃奸司印信撞出轻响,他眼中满是激愤与忠诚,“臣定当彻查到底,刀山火海亦不退缩,不让一个奸佞漏网,不让一个忠良蒙冤!”说罢他捧着印信快步走出太和殿,身后数十名肃奸司官员手持文书紧随,靴声急促却有序。
“陈默,”萧桓最后看向御史大夫陈默,此人素来以刚正闻名,曾顶着魏党压力巡视灾区,“你率御史台官员,即刻巡视京畿街巷,安抚百姓情绪,避免奸人趁机作乱。同时全程监督蒙傲与周伯衡行事,若有徇私舞弊、克扣罪证者,即刻弹劾,朕特许你持御史台印信,先斩后奏!”陈默躬身应下,带着几名御史匆匆离去。
处置完核心事务,萧桓重新坐回龙椅,指尖轻轻敲击扶手——那是他心绪稍定的习惯动作。他目光扫过阶下的百官,此刻的朝堂已与方才截然不同:魏党核心被擒,趋炎附势的小官被看管,剩下的官员大多是持正不阿的忠良,他们昂首挺立,眼神中满是压抑三载后的振奋与对新政的期待。
兵部侍郎陈景率先出列,躬身时官袍袖口磨出的毛边格外显眼——那是他常年伏案处理边军文书的痕迹。“陛下,魏党专权三载,边军苦不堪言:军器劣次如废铁,粮饷拖欠近半年。宣府卫副总兵岳谦将军,便是身披薄如纸片的劣甲,手持一砍即卷的锈刀,与鞑靼血战之时被流矢洞胸而亡,死前犹怒呼‘魏贼误我’!如今奸佞落网,恳请陛下即刻下旨,补发边军粮饷,重造军器,以安将士之心!”
萧桓闻言,眼中闪过真切的痛色,指节无意识地攥紧,龙椅扶手的雕花硌得掌心生疼。他抬手示意陈景平身,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岳谦将军忠勇殉国,朕日夜感念。朕已命户部即刻从内库调拨粮饷,三日内务必运抵北境;军器监暂停一切杂役,集中工匠全力铸造新甲新剑,所需银两,尽数从魏党抄没家产中支取。岳将军的遗属,朕会亲自召见安抚,厚加抚恤,绝不让忠臣寒心。”
“陛下圣明!”陈景热泪盈眶,再次叩首时额头贴地,久久不起。阶下百官也纷纷躬身,齐呼“陛下圣明”,声音洪亮震彻大殿,连殿顶的瓦片都似在共鸣。这是三载以来,太和殿第一次响起如此振奋人心的呼声,殿外的晨光仿佛也被这声浪推得更近,暖了殿内的寒气。
站在前列的礼部老臣突然高声道:“陛下快看!”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向殿外,只见太和殿广场上,百姓们已闻讯聚集,密密麻麻跪了一片。有的老妇提着刚蒸好的窝头,要送给禁军当干粮;有的书生举着“除奸安邦”的木牌;孩子们则围着禁军欢呼,虽被校尉温和拦住,却满脸欢喜地朝着太和殿方向磕头,口中高呼“陛下除奸,苍天有眼”。
未及午时,蒙傲的亲信校尉快马回报,声音带着急促:“陛下!魏府管家率百余家丁顽抗,手持魏进忠私藏的兵器,意图护着密账出逃,被末将当场斩杀!现已搜出魏党贪墨账册三十余本,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还有魏进忠私通鞑靼的密信!”
萧桓眼中寒光一闪:“密信何在?”校尉连忙呈上一个蜡丸,张伴伴接过呈给萧桓。萧桓捏碎蜡丸,展开里面的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若事败,献宣府卫于鞑靼,求封顺义王”,字迹正是魏进忠的歪扭笔法。
“狗贼!”萧桓将纸条狠狠摔在地上,龙袍都因愤怒而颤抖,“传朕旨意,魏进忠罪加一等,由打入天牢改为即刻押赴西市,午时处斩!其族人流放极北之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