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8章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1 / 9)

加入书签

卷首语·夜伏

天德六年春,启明星刚掠过皇城角楼的飞檐,金甲在潜伏居所的油灯下,为五行暗探布防图落下最后一笔。金乙揣着火漆封口的密信,身影瞬间融入巷口的晨雾,而玄夜卫缇骑的马蹄声已如沉雷滚过青石板——这是魏党盘踞京城的第三年,他们以为铁蹄能踏碎一切反抗,却不知黑暗深处,民心早已聚成燎原之火。

朱雀大街的告示墙刚被晨光镀上一层冷色,两个短打汉子借着摆菜摊的掩护,将刷透米浆的麻纸牢牢贴上。掺了朱砂的墨迹在晨风中迅速干透,“魏进忠十大罪状”七个大字如泣血刀痕,瞬间钉住往来行人的脚步,连挑担的货郎都忘了吆喝,驻足屏息细看。

卖窝头的张老汉掀开蒸笼盖子,麦香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可他却顾不上生意,攥着粗布笼布就挤了过去。老汉识字不多,却对“谢渊”二字刻骨铭心——三年前谢公弃市,是他趁着夜色将两个热窝头塞进刑场草堆,那点余温至今烙在掌心。当人群里有人念出“构陷谢渊等忠良四百余员”时,他指节捏得泛白,笼布被攥出深深的褶皱。

此时的魏府暖阁,魏进忠正对着铜镜摆弄九爪蟒袍的玉带,蟒纹金线在烛火下晃得人眼晕。贴身小厮捧着炖得浓白的参汤进来,话刚出口就被他扬手打翻:“东宫那边还没动静?秦云的兵查到通州了吗?”他盯着镜中自己阴鸷的脸,全然没察觉府外长街尽头,百姓的身影正越聚越多,如涨潮般漫向这座毒巢。

君山阁记

君山之巅,有阁翼然,名之曰君山阁。其地也,洞庭环绕,潇湘合流,水色山光,气象万千。盖此阁之建,旨在揽胜景、记先贤,为巴陵增色,令过客流连。

予观夫君山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君山阁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阁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阁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张老汉干脆搬来条长凳往告示墙前一放,粗声喊:“周先生,您快来念念!让大伙儿都听听这奸贼的黑心勾当!”教书先生周仲礼刚挎着书箱路过,闻言立刻登上长凳,清了清嗓子,指尖重重点在“私吞江南赈灾银两百万”的字样上,朗朗声线穿透晨雾:“列位乡亲听好,这魏进忠吞的不是银子,是江南十万灾民的活命钱!”

“……第五罪,克扣北境军饷三百万两,戍边将士冻饿而亡者逾千;第六罪,私建生祠逼百姓跪拜,不从者杖责八十!”周先生的声音越提越高,唾沫星子溅在麻纸上,将“冻饿而亡”四字浸得发深。人群里突然爆发出呜咽,西城李老太拄着拐杖砸向地面:“我那口子,就因不肯跪他的生祠,被缇骑打断腿,躺了三个月就咽了气!”

“反了!都给我散开!”马蹄声骤起,二十余名缇骑举着水火棍冲来,领头的是魏鹏的亲信刘彪。他一棍狠狠砸向周先生的肩膀,木杖与骨节相撞的脆响让人群瞬间死寂。周先生闷哼一声,却用后背死死护住揭帖:“这是民心!你砸得倒纸,砸不倒天下人的理!”

沉默只持续了一瞬。张老汉抡起烧火棍就冲上去,狠狠敲在刘彪背上:“狗东西!当年抢我窝头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g3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